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肾健康”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
数据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达1.3亿,而慢性肾脏病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否则当肾脏损伤不可逆导致尿毒症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可以从自身出发,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享有肾脏健康”,比如控制基础疾病、重视用药安全、保持健康饮食、坚持运动等。
肾脏的这些“求救信号“,一定要警惕
慢性肾脏病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事实上,肾脏虽然不会喊疼,却会发出一些身体“求救信号“。
1. 小便颜色发红:健康的肾脏排出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或黄色,如果颜色改变,像洗肉水一样,或者像浓茶一样,很可能存在血尿。
2. 尿中泡沫增多:偶尔尿中出现泡沫也很正常,如果泡沫细小而密集,漂浮在尿液的表面,长时间不消散,很可能存在蛋白尿。
3. 水肿:肾不健康,身体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就容易出现水肿的情况。如果晨起眼睑、双脚、双腿甚至全身水肿,按压后会有坑且很久都不能恢复,就得注意是否肾脏出了问题。
以上表现一般在肾脏病早期就会出现,如果大家观察到了这些信号,建议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除了在生活中留心“蛛丝马迹”,想要及早发现肾脏病,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每年做体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的检测,绝大多数肾脏病都可以被查出,从而最大限度延缓病情进展、避免一系列并发症。
远离肾衰竭,从“磷”开始
慢性肾脏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高磷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我们常听说人体含有钾、钠、氯、钙,可是还有一个元素是肾友们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那就是磷。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主要随食物进入人体,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保持体内供需平衡。当肾功能下降时,排泄磷的能力会减弱,导致磷蓄积在体内引发血磷升高,这时高磷血症就发生了。
高磷血症危害非常广泛,涉及多个层面,会出现高转化性骨病、血管钙化、心肌纤维化、继发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并增加肾衰竭风险,因此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管理的重中之重。
治疗高磷血症,控制血磷是关键
磷主要来源于饮食,当发现血磷高后,控磷的首要措施,就是限制饮食中的磷含量。一方面,要尽量避免无机磷酸盐高的食物,比如高磷加工食品(火腿、香肠、汉堡、巧克力等)和高磷饮料(奶茶、啤酒、碳酸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磷90%-100%都会被人体吸收。另一方面,要适量吃一些肉蛋奶豆制品等天然有营养的食物,并通过“水煮”的烹饪方法减少动物类食物磷的来源。
当患者饮食控制效果不佳时,则需要给予药物治疗。磷结合剂可以与食物中的磷结合,从而减少经肠道吸收的磷,既能保持身体的营养需要,也能避免高磷血症的发生。目前含钙磷结合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长期服用容易造成血管钙化等问题。作为非含钙的新型磷结合剂,碳酸司维拉姆在有效降低血磷的同时可以避免钙负荷的增加,从而延缓血管钙化与肾衰进展。今年年初,赛诺菲原研碳酸司维拉姆(诺维乐)非透析高磷血症适应症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全面实现了透析与非透析高磷血症人群全覆盖,更好地帮助肾友控制血磷达标,降低治疗负担。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