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春华秋实,敬终如始,善作善成,这是十三届市政协履职成果丰硕的五年,也是开拓创新、奋发作为的五年。五年来,800多名委员参加各类履职活动12万余人次,提案质量数量同步提升,提交5109件,立案4872件,在办理期限内全部办结;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保持全国前列,收到信息8.5万篇,编报信息刊物8000多期。五年来,共召开专题议政性(监督性)常委会议20次,专题协商会、通报会87次,开展各类调研走访2000余次,报送调研报告107篇。
数据背后,是十三届市政协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更上层楼的积极探索。
翻开履职记录,十三届市政协交出了一份有质有量的成绩单:既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也为百姓切身利益鼓与呼,助力上海更好服务全国,推动政协事业在巩固深化中提升发展,实现了本届政协工作圆满收官。
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去年11月,上海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在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治协商工作衔接机制、凝聚共识机制、发表意见建议保障机制、共同性事务情况交流机制、开展经常性工作机制、履职服务管理机制”等6项机制。《意见》的出台,正是市政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要求和部署,具有创新性的制度成果。
2020年,市政协首次形成以党组工作要点为统领,以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为配套的“1+4”制度框架和工作布局,进一步发挥好人民政协的作用。
以强化制度建设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市政协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凝聚共识工作办法》《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更好履职尽责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三项制度性文件,其中,第一项文件在全国政协系统中率先制定。《办法》提出,要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各环节。
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市政协全面修订《专委会工作条例》,逐一制定12个专委会职责任务清单,促进各专委会立足专门领域、彰显特色优势、打造工作品牌,推动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在全国率先制定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办法,建立界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创设界别委员工作室,32个界别实现全覆盖。
聚焦重大战略,展现新时代担当作为
去年初,市政协委员宋钰勤、市政协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副主任焦瑾璞在上海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在上海自贸区设立铂族贵金属国际科创商贸区》的提案。作为提案主要办理成果,9月2日,临港铂族贵金属新型国际贸易及科创中心设立,上海临港铂族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挂牌。
市政协聚焦全市重大战略任务履职尽责,聚焦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协商议政,努力在创造新时代发展新奇迹中展现担当作为。
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事关上海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市政协组织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开展广泛深入的专题调研,先后召开调研座谈会90余场次,600余人次委员参与,形成16个调研成果,涵盖人口发展、产业优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方面。
议大事、抓大事,让政协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聚焦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强化“四大功能”等国家重大战略,广泛调研了解实情、深入协商集中议政、强化监督助推落实,助力上海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
回应百姓呼声,提升协商服务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百姓呼声。五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履职实践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联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市政协集中力量围绕“老小旧远”开展重大课题调研,提出系统意见建议。连续三年聚焦旧区改造、旧住房更新改造,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或专题监督。围绕16项民心工程实施情况,举全政协之力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视察,813人次委员参加,形成1份总报告和16份分报告,提出485条意见建议,有力推动相关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闵行文化公园里矗立起一座蓝色“城堡”,这是闵行区政协推出的“慧音蓝屋”,区政协文史馆和区级“亮吧书房”北馆就坐落于此,这里同时也是孤独症群体的辅助治疗空间。闵行区政协委员、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创办人杨晓燕在蓝屋亮出身份,根据“星星的孩子”的特点尝试开设康复课程,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信心。
五年来,市政协推动215个街镇规范设立委员联络机构,统一建立“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打造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工作平台,形成“家门口协商”“零距离协商”“协商在一线”等特色品牌。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走出政协、沉到基层、融入群众,深入开展协商议事、政策宣讲、读书学习、服务界别群众等活动,有效打通了委员联系服务各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政协协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作者:祝越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