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书院镇安置房五期主会场举行。
2023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告别阴雨重迎阳光,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长三角示范区——这座城市“东西两翼”四大重点功能区域呈现出一派新年新气象。各方正铆足干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早抓实当下各项工作,迎难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头戏”和关键举措加速落地,全力拼出一个积极向上的2023。
浦东引领区
重大项目重点举措抓紧落地
作为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重要项目之一,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张江智盒”新年首个工作日就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建设阶段,预计两年后建成投用,将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增添一抹科创亮色。
在张江科学城,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江产业基地也紧锣密鼓地建设。君实生物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介绍,这座全新基地将用于君实生物控股子公司君拓生物旗下疫苗和抗感染药物的产业化。
聚精会神拼经济——这正是浦东引领区新年首个工作日最真实的写照。对于浦东新区而言,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方面工作都面临着更复杂多变的形势、更高要求、更重任务。眼下,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举措正“抓前赶早”,争取加速落地、加快实施,不断把引领区建设推向深入。
在距离张江30公里之外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历时两年多建设的现代产业·创新供应链基地(一期)项目昨天完成竣工验收。这一定位为全球性保税仓储分拨中心的创新供应链基地将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仓储体系,为浦东打造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新的空间载体。
新年瞄准新目标。面对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铁路上海东站即将建设的新机遇,浦东机场综保区将继续创新政策功能和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搭建更丰富的“朋友圈”。
重点项目迎来重要节点的同时,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也在持续升级迭代。最新公布的《支持“全球营运商计划(GOP)”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发展的若干措施》,标志着这一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率先实施的计划迈入新阶段,将助力更多GOP企业在2023年做大市场、做大增量、做强能级,在细分领域内占据全球领先位置。
去年拿下了中国人工智能(AI)制药“最大订单”的英矽智能与保税区管理局签约,意向加入“全球营运商计划(GOP)”,公司CEO亚历克斯·扎沃洛科夫信心十足:非常看好浦东引领区这片沃土,将继续加大投资,借助GOP平台实现更好发展。
引领区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改革、开放、创新三篇大文章,把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完成好。浦东新区方面表示,2023年要紧扣“拼、闯、保、敢”四个字用劲使力,聚精会神拼经济,攻坚克难闯改革,守牢底线保民生,主动担当敢作为,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牵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临港新片区
一季度33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
新年首个工作日,临港新片区奏响开发建设“开门红”。昨天,新片区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共33个项目,总投资约316亿元,涵盖产业、住宅、市政交通、能源保障、生态环境、商文体旅、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新片区的新年“小目标”也已排定,初步排摸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后续伴随着招商推进,还将进一步增加。
此次开工仪式的主会场设在书院镇安置房五期项目地块。该项目总投资约35.7亿元,主要服务书院镇本地的动迁安置人员,规划户数2512户,预计明年年底完工。中铁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玉生表示,该项目作为今年首批集中开工的民生重点工程之一,对于促进新片区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意义重大,将力争成为安置房项目新标杆。
当天同步开工的分会场还包括万水路(云水路-玉宇路)道路新建工程、新片区103顶科社区J03-01地块配套小学等项目。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刚刚过去的2022年,新片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年累计开工171个项目,总投资2327.8亿元。今年,新片区将以新一批建设项目开工为契机,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全力建设高品质城市,坚持城市软硬实力提升并进,打造以人为本、独立综合的现代化新城。
虹桥商务区
以大科创赋能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
昨天上午9点刚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就聚集在会议室,筹划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抢开局、抓先机。
每个人的桌前都摆放着一沓资料,最重要的一份是《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昨天,这份规划迎来重要进展——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中近期规划》并指出,要通过编制规划,进一步强化商务区集聚辐射、协同开放、互联互通功能,全力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记者了解到,这份《中近期规划》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建设上有新的提升,在巩固提升原有“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大科创”功能,以大科创赋能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更好提升产业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开放深度。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鲍炳章表示,培育科创功能既是商务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担当“四大功能”使命的所在。
增加“大科创”功能,是过去一段时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创新力的溢出显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落地近两年来,大虹桥成了一个创新集群,周边省份的科创类企业大量集聚过来,“整建制”地将研发人员落脚在虹桥。数据显示,着力打造市场驱动型的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企业14665家,占企业总数的17.5%,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4倍,“大科创”的浓度极高。商务区也从以载体、容器、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转向以场景策划、内容导入、功能加载为重心的新发展阶段。
商务区规划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近期规划》针对商务区151平方公里范围,在空间布局、产业形态、经济发展、交通功能、产城融合、公共配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研究提出了未来商务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规划策略、行动方案、实施路径、推进举措等,形成“目标—策略—行动”总体框架。
在发展定位上,《中近期规划》明确商务区定位为联通世界的亚太流量枢纽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节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上海强劲活跃增长的动力源。在发展目标上,明确到2035年形成核心功能框架,核心功能优势更加凸显,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竞争力更强,区域空间更加合理,城市品质更加优质,活力和吸引力更强。
鲍炳章表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经济显示度,全面提升区域品质,全面推动总体方案、商务区发展条例和中近期规划落实落地。
长三角示范区
沪苏湖铁路工程抢抓工期
在沪苏湖铁路站前工程V标段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模架安装、塔吊吊装等作业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紧锣密鼓、抢抓工期……一幕幕施工场景好不热闹。记者了解到,沪苏湖铁路站前工程V标主要在大面积墩身施工,承台已基本全部施工完成,练塘站墩身目前已施工14个。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全长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起自铁路上海虹桥站,终至湖州站,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上海到湖州车程只需40分钟。
与此同时,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已进展至道路景观的收尾阶段。据青浦区水利所副所长向赟旭介绍,元荡湖是长三角示范区“一河三湖”中的核心湖泊,继一期和二期工程共完成3.1公里岸线贯通后,去年开工的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三期)工程也已完成剩余3.1公里岸线的贯通,“三期收尾工程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完工”。
据介绍,元荡三期工程南起中石化会议中心、北至沪苏边界,新改建护岸9.3公里、新建道路4公里、桥梁9座、水闸2座、临湖驿站5座、景观绿化23.18万平方米,水生态修复26.85万平方米,在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向北延伸,与吴江段岸线连为一体,形成元荡23公里环湖生态贯通岸线。
作者:唐玮婕 周 渊 徐晶卉 张天弛
编辑:范家乐
摄影:邢千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