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郊古镇亭林,一场“《玉篇》体验馆首发暨亭林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启动仪式”今天亭林遗址公园举行,传承江南千年历史文脉,展现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创新,使汉字和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双一流”高校资源汇聚
亭林先贤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千年传播史中有着巨大贡献。
为了进一步将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增强汉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亭林镇与中国两所在汉字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双一流”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和郑州大学开启深度合作,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亭林基地” 和“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亭林基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两个研究基地在亭林落地,更有助于亭林市民从顾野王和《玉篇》中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明的传承。在今后的合作与交流中,两所高校将在顾野王《玉篇》研究、发展及赋能等方面做深做实,为亭林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助力。亭林镇也将以文塑镇、以文铸魂,结合之前已经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进一步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提升亭林文化“软实力”,为亭林镇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塑造文化标杆。两个研究基地在亭林落地,更有助于亭林市民从顾野王和《玉篇》中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明的传承。在今后的合作与交流中,两所高校将在顾野王《玉篇》研究、发展及赋能等方面做深做实,为亭林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助力。亭林镇也将以文塑镇、以文铸魂,结合之前已经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进一步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提升亭林文化“软实力”,为亭林镇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塑造文化标杆。
国内首开《玉篇》体验馆
为传承《玉篇》文化,亭林镇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于2021年11月启动了“玉篇文化博物馆”共建项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项目共建一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平教授创意设计的“玉篇文化博物馆”分馆之一的“玉篇体验馆”逐步开放,从静态区的中日韩玉篇珍稀版本展出,到动态区的玉篇魔墙,皆聚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刚完成的升级版《玉篇》百科魔墙,一是增加了对《玉篇》科技记录的动画展示。例如,体验者通过触摸魔墙,可以观看《玉篇》中提及的古代造纸、酿酒、煮盐、制玉、染色等工艺流程;二是增加了对《玉篇》名物的多维性处理。例如,体验者通过触摸魔墙,可以看、听、读《玉篇》中提及的近80种名物。
“玉篇体验馆”的两个区域,一动一静,既传统又现代。让用户的线下体验更加通俗化、趣味化。而《玉篇》数字博物馆等“云端内容”结合亭林“元宇宙”项目开发,将在2023年通过VR互动方式在《玉篇》体验馆进行部署,为市民提供更有趣的参观体验方式。
据亭林镇党委书记刘雪峰介绍:今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王平教授创意设计的《玉篇》百科和《玉篇》部首两面互动展示魔墙正式取得国家版权局的作品登记证书,其在学术界也获得了充分肯定,亭林《玉篇》体验馆的知识产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经过调整升级,亭林《玉篇》体验馆于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是全国首个以汉字字典命名、融合汉字教育、汉字传播和多媒体手段的体验馆。
亭林考古50周年有大动作
“亭林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启动!”随着金山区文旅局和亭林镇相关负责人共同上台剪彩,标志着亭林镇在亭林古文化遗址首次勘探50周年之际再次启动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据悉,亭林古文化遗址在1972、1973、1975和1988、1990年,曾由上海博物馆考古部进行过规模不等的发掘,出土遗存以陶器、石器、玉器为主,有国内同类遗址中罕见的文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被考古界命名为“良渚文化亭林类型”。
亭林镇历史悠久,成陆于6000年前,地处古冈身西部,是上海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上海良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遗存。亭林古文化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两汉时期的文物,上海良渚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如“中国第一镜”亭林石镜、上海本地出土的节数最多的玉琮“九节玉琮”,金山博物馆馆标“袋足陶鬶”等代表性文物都出土自亭林镇。
此次重启亭林遗址考古勘探,亭林镇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摸清亭林遗址类不可移动文物地下埋藏区域,深化AAA旅游景区亭林遗址公园内涵,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弘扬好、传承好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良渚文化精神,讲述良渚文化故事,探寻中华文明之源,探索实践良渚文化遗产保护的亭林经验。
作者:薄小波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