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它的应用场景广泛,新能源、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它。今天, 2022(第九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宝山区举行。大会以“沪聚烯力量 共碳新未来”为主题,聚焦产业链合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放眼全国,长三角地区是石墨烯产业集聚的“热力点”之一。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就落位于长三角,充分汇聚了14个省份的行业创新力量。未来,该中心将与石墨烯铜创新联合体实现资源互补,协同打造创新体系。
会上同步诞生了石墨烯铜创新联合体。它集聚了正泰集团、上海电缆所与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等各方力量,将面向全球“发榜”,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聚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全球石墨烯企业竞争力百强榜也同步发布,将综合衡量石墨烯企业在创新研发、产品生产、运营、市场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全球石墨烯产业中做强“上海指数”。由此,进一步提升我国石墨烯产业链创新水平,助力打造世界级的石墨烯产业集群。
由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共80位石墨烯行业专家参与评审的行业含金量最高奖项也于今天揭晓。本次是第三届,最终由西班牙Graphenea的石墨烯传感芯片获得年度最佳石墨烯产品奖,澳大利亚GMG公司获得年度最佳石墨烯企业奖。
以好奇心驱动,聚力攻坚“卡脖子”
“石墨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正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大会现场,有着“石墨烯之父”之称的安德烈·海姆与观众“隔屏”问候。
在他看来,对科学研究来说,好奇心是重要驱动力。回溯他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探索,就源于他对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石墨烯到底可以做得有多薄”。此后,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持续深耕。没想到,一个新材料门类就此诞生。
未经计划的好奇心,触发了意料之外的创新成果。安德烈·海姆认为,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至关重要。在大会上全新揭牌的石墨烯创新联合体,就意在加速创新要素资源的流通互动。以往,一项基础研究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进入寻常家庭,往往需耗费数十年。但石墨烯新材料,却一改这条“铁律”。短短十年内,它就顺利进入了电池、手机等诸多领域。
据了解,该创新联合体成立后瞄准的首个关键领域也立足民生——家电产业。各方力量将共同推动石墨烯在家电产业的应用示范和首次商业化,由此突破家电产业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实现国产关键零部件成熟应用。
以市场为导向,吸引集聚一批“种子选手”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智囊团”火花四溅。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全面剖析了全球碳材料创新发展形势与未来机遇。石墨烯联盟理事长李义春回顾了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剑桥石墨烯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科技官兼管理部主席安德里亚·卡罗·法拉利教授还“剧透”了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最新的发展成果。该计划将投资2000万欧元建立2D中试线,为欧洲石墨烯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提供中试规模的石墨烯基电子器件。据了解,中试线的相关工艺流程将在欧洲最先进的实验室完成,相关工艺将在2024年前全面完成,这将极大加速石墨烯光电器件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进程。
事实上,促进石墨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宝山区已探步多年。落位于此的上海超能新材料科创园,规划面积2.56平方公里,是上海市五大新材料产业园区之一。数据显示,园区现有新材料相关企业近60家,汇聚了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形成了以上海市石墨烯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市高温超导产业基地等“超碳、超导、超硅”新材料领域的一批头部企业和功能型平台。园区正在积极开拓“超膜”领域,为膜产业发展打造“快速通道”。
上海市石墨烯技术功能型平台的案例,还顺利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孵化出了多项填补空白的硬核创新成果。会上,还有一批“种子选手”签约进驻园区,包括石墨烯大功率加热器件项目、石墨烯导体复合材料项目、石墨烯绿色节能建材项目等。
以创新为引领,全球首发新品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年一度的石墨烯创新大会,“顶尖大脑”们不仅在此迸发新思维、新火花,更拿出实实在在的全球首发新品。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教授、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超首次在全球公开发布石墨烯纯碳纤维新产品。十多年来,他始终瞄准石墨烯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走出了一条独立研究之路。他还曾带领团队成功建立国际首条IGCC认证的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
未来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发展,也正需要海内外“智脑”共同书写新故事。近年来,宝山区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2021年,宝山区新材料产业规模达1077亿元。“十四五”期间,宝山还将形成南、中、北三大新材料重点空间板块布局,推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生物材料等新材料细分领域做精做强,发力高端膜材料领域,聚力打造未来材料产业集群。
作者:王嘉旖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