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长宁沪剧团新推大戏《临湖明月》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首演。该剧改编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主创团队将故事背景搬到20世纪初的中国,并对部分内容做了本土化改编,用沪语进行演绎,使整部剧既具有中国艺术意蕴、上海风情,又不失西方艺术意味。
晚上7点15分,《临湖明月》正式拉开帷幕。该剧主要讲了从教会学校毕业的冯明月应聘来到临湖山庄做家庭教师,与年轻有为的山庄主人卢培炎结识,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剧中女主角出身平民却敢于反抗偏见,具有自尊自强的性格。男女主角通过曲折起伏的经历,最终产生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真挚爱情。
台上演员演得认真,台下观众看得专注。表演结束后,现场掌声阵阵、喝彩不断。
《临湖明月》的故事情节来自于名著《简·爱》,但置于本土化的背景中,却丝毫不显突兀。长宁沪剧团团长兼艺术总监陈甦萍告诉记者,《临湖明月》的改编创作在保留原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对作品风格也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创作一台沪剧的“西装旗袍戏”,从内容到样式上力求中国化、沪剧化,让外国的故事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进行艺术性地融合。整部剧的场景以简代繁,意象化的湖光山色将扑朔迷离的故事氛围以写意的中国风表现出来,颇具韵味。“这个故事在当今社会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经过本土化改编的《临湖明月》犹如一阵清风吹拂,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陈甦萍说。
其实,除了这次的《临湖明月》外,长宁沪剧团已有不少“洋为中用”的先例,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如《魂断蓝桥》《蝴蝶夫人》《歌女飘零》《两代恩怨》等舞台作品,都在沪剧界有着长远影响,起过繁荣戏曲的重要作用。其中不少剧目里的优秀唱段,已经成经典,许多戏曲爱好者对此如数家珍。
传统戏曲与当下的审美习惯如何做到“守正创新”,一直是戏曲人探索的课题。除了内容上的创新,演员的不断进步也十分重要。因此,长宁沪剧团始终坚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重视青年人才培育。无论是复排经典剧目,还是新创红色题材大戏以及多部新创小戏,主演几乎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而富有经验的中年演员则甘当配角,扶持新人,体现了较高的艺术素养。此番新戏《临湖明月》中,知名优秀沪剧演员王斌饰演男主角卢培炎,女主角由优秀青年沪剧演员朱桢担纲,著名沪剧演员黄爱忠、张燕雯,优秀沪剧演员陈解西、袁兴官、丁梅华、杨尧钦甘当绿叶,贡献了精彩的演出。
据悉,《临湖明月》将连演四场,10月21日、22日、23日每晚7点15分,还会为热爱沪剧的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来源:上海长宁
编辑:颜玮韵
责任编辑:王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