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桃浦,曾经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老工业区。曾几何时,桃浦人亲身品味过工业腾飞的骄傲自豪,也体会到与之相伴而来的“成长烦恼”:尘土飞扬、烟囱林立、道路泥泞、环境脏乱。
2012年10月17日,在上海市政府的专题会议上,确定了桃浦地区转型调整的大政方针,提出了将它建设成为“上海市西北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上海谋求转型发展落子桃浦的这一步,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产城融合助推城市布局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布局同声相应。
十年来,桃浦地区探索产业结构、城区面貌、生态环境、配套服务的产城融合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机遇:不破不立的发展起点
作为工业重镇的桃浦,曾经“负重”,承载了上海化工业、物流仓储业的命脉。
不破不立。普陀区正式启动桃浦地区转型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破”——清退旧动能。“所有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没有土地,所有的转型发展都是‘空中楼阁’。”在上海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后简称“桃浦智创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慎看来,如何从数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手中把约4427.8亩的土地收归国有,是这次转型成败的关键。
清退和收储的工作步履维艰,也充满着重生的希望。面对不同的企业诉求,需要准备不同的商业谈判方案,桃浦智创城公司总经理强浩已经记不清曾多少次坐在会议室里,和团队研究企业清退的谈判方案。“
2020年,最后一家动迁企业正式签署同意书,笔落纸面的那一刻,1996家企业、8000余户住户、5万多从业人员的“大工程”终于“竣工”——4.2平方公里的土地空间腾挪一新,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块“大衣料子”。
区域规划发展的工作和破局清退的工作同步进行。宜居宜业乐活的产城综合配套在这里齐齐落子、全速推进。为了更好地谋求产城融合发展,还招徕了优质伙伴,共同谋划蓝图:桃浦镇政府、临港集团下属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和桃浦智创城一起,三方齐力联动。
作为属地政府,桃浦镇主动融入智创城开发建设,将“破立并举”的发展思路融进了集体经济的“血脉”里。“十个村公司园区全力配合土地收储工作,为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和东拓区收储土地面积1600余亩,其中清退腾挪面积最大的春光村,仅一个村就腾出了750亩土地用以智创城的开发建设。” 桃浦镇党委书记吴晨海介绍说,此外,还积极参与到转型发展工作中,十年来,配合完成智创城核心区233家重点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仅如此,镇属企业新金环集团在智创城核心发展区域内,已经正式启动了E4地块的新金环广场项目。新金环广场项目投资总额达15亿元,将打造成普陀区内一个全新的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并有望成为税收“月亿元楼”。此外,桃浦镇李子园村收购智创TOP首发项目商务楼,打造高品质空间载体,也有望成为新的“亿元楼”。
“临港集团和普陀区建立区企战略合作后,我们作为下属公司,在区域内率先完成清退腾地的同时,也启动了这片转型区域门户位置的智创TOP 产城综合体项目的规划开发。”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董事长叶敞介绍说:“我们对标‘浦江两岸标准’,区企联动对项目的开发模式、功能定位、形态业态、产业规划、商业模型都做了深入探讨和论证。”
据介绍,智创TOP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近114万平方米,其首发项目A区近日已完成交付。刚刚交付就已经集聚了东方雨虹、一点点奶茶、上海电力高压等多家税收亿元级、千万级的总部型企业。
新动能:脱胎换骨的产业升级
转型发展,产业是核心。
生命健康产业是上海市“六大重点产业”之一,而普陀区的生命健康产业的“根”就在桃浦。上海中药制药厂一厂、制药二厂、制药六厂、诺成药业、和黄药业这些老牌制药厂都在桃浦。“这是我们的优势资源,然而有污染的制药厂都在被‘请出去’的名单中。”吴晨海回忆说:“我们没有‘一刀切’的盲目清退,而是带着这些符合市里产业布局大方向的相关企业一起转型升级、脱胎换骨。”
具体来说,对一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调整后,符合区域规划产业功能定位的,就有可能被“留下来”。
和黄药业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案例。“和黄药业扎根桃浦多年,搬离生产制造车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和桃浦镇政府经过多次沟通、商讨方案,发现企业的转型也迫在眉睫。”上海和黄药业副总裁张树才回忆说:“当时随着企业合营改制,销售业务复合式增长,我们就想何不成立一个专门的销售公司,既可以方便企业做医药流通领域的转型,也可以将根留在普陀。”
带着企业一起做转型,桃浦转型的“新动能”厚积薄发。除了和黄药业,还有默沙东、上海医药、九州通等一群桃浦“老医药”,都经历了产业调整,留下来和区域一起做转型、求发展,成为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的区级税收逆势上扬,其中医药流通与销售是主力军,税收贡献超过85%,税收同比增速在该产业四大细分领域中也达到了最高。
桃浦地区转型的头号项目中以(上海)创新园,也成为产业升级的“后起之秀”。2019年园区开园后,承接了一批中以两国在数字医疗、生命科学领域的孵化器和企业项目。今年8月22日,中以(上海)创新园“中以联合研发计划”的首个项目正式亮相—— “创新骨科植入物”,将成为一款拥有自主产权的全球首创产品,孵化成功后项目公司也将随即落到园区。
新地标:兴产旺城的幸福融合
产业兴则城兴。与桃浦产业转型相伴而来的,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因子”的注入,在激活区域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为这片区域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宜养”的产城融合起到了牵引作用。
“哇,做梦也想不到这里变得这么美。”站在桃浦中央绿地最高处俯瞰桃浦的居民印立华内心感慨万千:“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以前这里全是大卡车,空气里灰尘很多,现在一眼望去有了绿地,在市中心就能见到绿水青山了,真好。”
桃浦中央绿地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开放式绿地,总面积达到了100公顷,由一系列人行道、林荫道、广场、桥梁、观景道组成,成了桃浦地区转型过程中名副其实的“生态颜值担当” 。
“种下”绿色理念,“收获”科创智慧。用这句话来形容这里产城融合的背后逻辑,恰如其分。“在这里办公,我处处能感受到绿色的智慧科技。”在中以(上海)创新园内办公的一位企业员工介绍说:“电梯、闸机‘无感通行’,智能调光、调温,小程序实现办公相关管理等等,让我沉浸式体验到了真正的科创、智能、智造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氛围。”
住宅、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配套重点项目也在这里同步推进中。2022年三季度,桃浦智创城连续推出约30万方的住宅用地,将为这里打造一批高水准、高质量、高品位优质住宅;投资建设金额高达7亿元的国华人寿上海普陀康养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动工,将成为普陀区内一个“康、养、医”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新高地;以牛津、剑桥录取标准施教的十二年制综合性学校上海安生学校于2021年迎来了首届高三学子毕业,朗朗读书声传递着智创城的未来希望。
不仅如此,桃浦镇政府做足了“绣花功夫”,让这片区域里的“存量”也加入了产城融合的地标建设中。刚刚建好的智创TOP A区对面,是超过10年房龄的老商务楼康建广场。“为了让这片区域的整体面貌更加和谐一致,镇里跨前一步和楼宇业主共同出资,开启楼宇更新。”吴晨海介绍说,日前已经完成了楼宇的外立面改建、灯光加设、沿街门面升级等工程。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从镇政府的办公室看出去,连点成线的天际线已经浮现了,未来还将连线成面。桃浦美好的明天就在我们眼前。”吴晨海说。
作者:张晓鸣 丁婉星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