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区居民代表一起推开象征中山公园围墙的艺术装置,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围墙正式打开,这意味着串联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和中山公园无隔阂的慢行空间网络随之形成,百年校园和百年公园实现衔接贯通。
此次中山公园开放及品质提升,涉及万航渡路沿线约700米长的空间更新和公园开放。公园3号门围绕百年古梧桐树打造“梧桐广场”,打开围墙、重塑公园入口;东段公园2号门打造“华阳广场”,迁移公交20路始发站,新建煤精亭及候车亭,并打造新景观“种子池”;公园2号门与3号门之间,拆除围墙后将人行道迁移至公园内部,原先的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同时拓宽机动车道,彻底改变万航渡路原先“车易堵、人难行”的状况。
78岁的林密家住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万凯小区,他家客厅的窗户外,就是近在咫尺的苏州河与中山公园。“原本的人行道只有一人宽,如今打开紧邻万航渡路的围墙,让整座公园变得更加‘通透’,更好融入周边环境。”林密密切关注着百年公园的变化,公园入口公共空间更加优化、20路公交站点更有历史,让附近居民能够更加舒适便捷地感受历史风貌、畅享公共空间、体验水绿景观。
今后,行人通过此路段,直接在树荫茂密的公园中穿行,增添了“公园城市”的体验感。万航渡路市政道路作为公园的一部分,以后将按照市政道路标准进行管理养护。同时,将中山公园北部的慢行步道和万航渡路的慢行空间进行整合衔接,从而勾连起贯通中山公园、苏州河的慢行系统,着力打造无隔阂的慢行空间网络。今后市民从中山公园不仅可以东西横向畅行,体验苏河贯通的城市轴线休闲空间,还可以南北纵向穿越,感受愚园路、武夷路等美丽街区的别样魅力。
经历150多年岁月洗礼,依然傲立在中山公园3号门旁的梧桐树,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的梧桐树之一。梧桐广场以树为名,通过重新整合布局原有配套用房,腾挪出公共开放空间形成苏州河华政段步道与中山公园西部衔接的景观。
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介绍,位于中山公园西北角、被称为“独木傲霜”的这棵古梧桐,古树及一旁的铜顶,此前并不为广大游人所知。此次,随着公园围墙打开,周边的管理用房进行了迁移,使得这片特色景观能一览无余。
“空间能增加坐下休息的地方吗?这片广场日后如何利用?”通过市民开放日等活动,不少居民都提出了自己的改造建议,为此古树与铜顶之间还新设了报廊、石凳等城市家具,人们可以坐在钩子外型的亭廊里休息,与古树“两两相望”;还可以坐在亭廊外侧的台阶上,以梧桐为背景,看不远处的苏河日落。
结合中山公园2号门和华政校门的空间提升,打造公园和华政慢行系统衔接的华阳广场是此次中山公园景观提升的又一大亮点。设在华阳广场的20路公交站台进行形象整体提升后,拥有114年历史的20路公交线终点站将被周围的草地、绿植环抱,也有了“百年公交”开进“百年公园”的意境。
公园打开后,可以想见,来此打卡的市民游客也会增多,并可能引发噪音、乱停车等困扰。长宁区绿容局、华阳路街道已经和周边居民一起制定《梧桐公约》,将对经常来公园场地的市民游客进行相关的承诺、约定,文明游园。此外,增强公园管理力量,引入智能化、机械化的设施设备,提升管理水平。比如,针对百年古树,增加了一套智能监测系统,让大家既能看得到,又能保护好。
目前中山公园开放时间为早晨7点至晚上10点,但万航渡路区域已基本实现24小时开放,为市民打造了一处没有隔阂的区域慢行空间网络。眼下,正在施工中的苏州河万航渡路游船码头,预计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沿岸景观步道将从1米拓宽至3米,未来人们可以从水、陆两地饱览苏州河、华政校园和中山公园的美景。
作者:祝越
摄影:张伊辰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