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的2022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一批国内外AI产业界、科学界、金融界等重量级嘉宾线上线下齐聚,共享AI魅力。中科智云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计算机视觉主委科学家- 马尔奖得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菲利普·托尔(Philip Torr)在现场分享了AI与元宇宙互相促进的前沿理念。
菲利普托尔在分享中提到,他所做的研究基本覆盖了计算机视觉的大部分发展阶段,并提到了计算机视觉的最早研究者是马尔,马尔试图从人类身上获得灵感,之后涌出大量关于解决几何问题,理解投影几何的数学课题,逐渐人们再次对物体识别产生了兴趣,但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人为手动设计的特征方面,随后我们迎来了深度学习革命,这也得益于GPU技术进步,最初这是为游戏开发的技术,但后来人们发现GPU技术与神经网络、海量数据和互联网的特征高度匹配,而且互联网可以让数据传输更便捷。
菲利普·托尔在演讲中分享了相关团队已在落地的AI与元宇宙结合的案例,比如线上服装销售如何利用SLAM技术实现尺寸的重建,生成消费者穿着不同款式服装的样子;再比如用4D虚拟人物生成一个虚拟人,可应用在客服中心等广泛的市场,并认为虚拟人协助客户服务管理的能力,将会在未来发挥很大价值;另一个是通过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的相关技术,可以为部分视觉障碍群体(其中50%的人有中央视力丧失问题)带来很大帮助,通过戴上特制眼镜来弥补视力缺陷,通过增调整景深,凸显原本看不到的景色,以此强化视觉体验。
他还提到了SLAM技术。SLAM算法是一个基于计算几何和机器视觉的概念,经常应用于机器人导航,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中自主地图构建和3D重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一个重要概念。
中科智云高级副总裁李源博士表示,我们目前应用的SLAM技术,主要集中在工程领域。例如,在天津港远航国际矿石码头的堆取料作业,在过去需要通过卸船机将船舶上的矿石散料卸下,通过堆料机堆在料场,最后通过取料机和装载机将散料装至各类物流工具。传统模式缺少数据化,以人员经验为主,取堆路线取决于驾驶员,无科学规划等难题。
中科智云通过SLAM技术,助力天津港散货码头实现作业全流程无人化:相关系统可自动判断料堆位置和宽度高度、动态计算并记录堆料的体积;根据堆料的状态、堆放规划,引导堆取料机在场地内自动取料堆料;同时港口管理人员能对全料场的各类运营数据进行实时查看和规划。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