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中国预制菜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叮咚买菜的预制菜同比增长400%;淘宝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0%,盒马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345%。这是记者从昨天举办的2022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大会上获得的信息。
同期还举行了“2022中国(上海)预制菜”风味大赏,汇集老字号、中高端餐饮集团、酒店、潮流品牌等年度推荐预制菜,并通过中国烹饪大师、渠道及媒体评审,发布2022“上海味道•预制菜影响力品牌”。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联盟也正式启航。
首发《2022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趋势白皮书》
昨天,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发布了《2022年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原立军认为,预制菜的井喷式增长,不仅受疫情常态化触发,更是整个预制菜产业的变革,“首先,是消费代际变革,2.6亿Z世代构成的新一代消费群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懒人经济、宅经济’下消费主力军。其次,是零售渠道变革。疫情后,线上线下零售消费进一步分流,实体店消费力反弹,但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偏好趋于稳定。”
在上海商情针对上海地区消费者的调研中显示,65.5%消费者疫情后购买预制菜频率有所增加,其中生鲜电商选择率最高,达到80.7%;其次是超市卖场47.1%和生鲜超市42.1%,选择社区团购的超过2成。
原立军指出,预制菜也进一步推动了前端的产业链迭代。预制菜的发展得益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等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从上游原料和研发、中游加工和流通,到下游营销和市场,构建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
让上海全球美食之都引领风味潮流
随着预制菜越来越引起关注,原立军也对预制菜“热”提出了“冷”思考:在资本纷纷入局的当下,要冷静清醒,不要让“风口”成为“疯口”。
在上海商情针对上海地区消费者的调研中显示,消费者对预制菜顾虑因素中, “产品质量不稳定”(占47.1%),“有食品安全问题”(占38.2%)的占比不少,由此来看,预制菜产业亟待确立原料加工、产品研发、食品安全等方面行业标准,与此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带头成立行业自律公约。
原立军认为,打造鲜明地域特色,也是从“菜篮子”到“菜盘子”的关键。记者在现场就看到了一些不同的预制菜,比如我的地中海厨房——伊梭,致力于推广地中海地区健康平衡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现场以雀巢旗下的近200年历史的堡康利品牌,带来正宗的意式披萨体验。2021年,禾煜斥资1亿元在新疆巴楚自建生产加工基地,以“全营养食品”藜麦为切入点,着力建设藜麦产业新高地。
纵观国内预制菜大省,山东、广东、福建、湖南皆为农业大省,资源禀赋优越,物流体系发达,且均由深厚的风味底蕴。山东有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的鲁菜;广东有粤菜品牌优势,集聚了大量优秀的粤菜师傅,他们能为菜品研发出谋献策;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八大菜系之一,毛家饭店、毛家食品推出的“毛家红烧肉”,成为了湘菜的一张名片。
原立军认为,上海作为环球美食之都,餐饮供给的多样性、环球美食的丰富度,以及特色风味聚集地等都居全国前列,先天优势使上海成为引领预制菜风味的首选城市,从将而从风味、技术、产业集群、消费升级等方面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速度、高品质发展。
会上,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启航。据悉,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依托连续5年《上海味道》餐饮推广沉淀资源,以预制菜为切入点,搭建“世界美食之都”产业链互通交流平台,打通餐饮品牌、食材基地到专业院校、研发机构乃至相关设备、生产企业间交流壁垒,重点打造具有未来巨大潜力的重点预制菜产业集群。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