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日)上午11时08分,名为“闵行少年星”的上海首颗科普教育卫星搭载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太空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太阳能帆板正常展开,姿态稳定,遥测遥控及各项功能正常,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来自闵行区数所中小学的学生们在卫星发射控制室见证了发射全过程。
这颗承载着孩子们航天梦的卫星,凝聚了闵行区青少年和航天专家的集体智慧,由区教育局、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及相关企业基于科普教育和科学试验联合研制。卫星的发射,意味着青少年有机会在上海航天专业科研人员带领下,与太空“对话”,用专业设备给温室气体“拍照”,开展面向未来的天地一体化应用场景创新尝试。
中学生方案获专家点赞,卫星给温室气体“拍照”
“闵行少年星”95分钟绕地球一圈,受地球公转及自转的影响,每次过境我国只有8-10分钟时间。这颗科普卫星将从太空回传收集到的各类讯号,学生们再将其转化为感兴趣的太空科研题目进行研究与探索。
在征集太空天籁之声、太空创意画、卫星名称、卫星LOGO和载荷方案等活动中,孩子们将他们对太空的想象或诉诸笔端、或倾注思考。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旺用惊艳二字来形容方案,“有一定的航天基础知识,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热点的思考”。
比如“探地”部分包括了来自星河湾学校吕文渊同学的《基于微纳卫星系统的温室气体监测》和闵行中学戴昕妍同学的《通过卫星观察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变化分析温室效应的程度》的研究,体现了他们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探索,也决定了卫星载荷设计的方向。
搭载了温室气体监测载荷的卫星,可实现对全球重点目标的碳源、碳汇实时定量监测。“这个过程就像卫星在外太空给温室气体‘拍照’”,吕旺解释。
这就来自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专家指导、启发下,学生戴昕妍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在一篇论文中得知高光谱相机,可识别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上海就有一家航天配套企业,具备生产高光谱相机的能力。在少年与专家合力推动下,卫星设计方案成型。
少年全流程参与“造星”,每张图纸都签名
然而,一颗卫星从方案到实物,步履万千——从提需求、定方案、详细设计、专家评审、组装测试,到成功发射、在轨测试、投入使用,每一步都要严肃认真对待。曾参与设计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吕旺,带领学生们全程参与“造星”,“让同学们体验真正的航天项目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
完成理论设计后,高光谱相机生产测试恰好遇上疫情。为了不耽误工期,疫情封控期间,吕旺直接住进配套企业的工厂里。上海的春天多雨,遇上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和团队赶紧到室外进行测试。最终,高光谱相机顺利完成生产制造并通过测试。
对戴昕妍而言,最难忘的还有个细节:每个关键节点上,吕旺都带着她在图纸文件上郑重签名。“这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到航天是非常严谨的科学,每一步都很重要,来不得半点糊弄,要对自己的研究高度负责”,吕旺解释。
据悉,“闵行少年星”在轨运行后,闵行区青少年们将通过其从太空传输下来的数据,系统性开展测控模拟、测控演练、卫星应用等一系列航天科普活动。此外,闵行区还将推进“闵行少年星”计划,扩大成果影响力;多方联动协作,打造“航天闵行”科普教育格局;紧密结合德育“第一课堂”,让航天梦想成为青少年学生进步、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作者:周辰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