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本轮本土疫情中,一病例3次上公厕传染3人,进而引发近40人感染。为了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交叉感染,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北京市公厕消毒管理工作指引》,其中提示,如厕人员要自觉扫码入厕,不吐痰、不闲聊,尽量不触碰厕所内人体接触频繁的点位,戴口罩,加强手卫生。
社会面公厕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公厕保洁通风。按照《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范》要求,公共厕所要保证24小时开放。位于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及城市主、次干路及交通量较大道路沿线的一类、二类公厕在6时至22时期间,随脏随保洁,其他区域内的三类公厕在7时至21时期间巡回保洁,及时清理便器污物和纸篓内垃圾。人员密集时段实施即脏即扫、巡回作业、跟踪消杀,全面清洁洗手盆、地面、隔断等部位。公厕要勤开窗通风,摘除悬挂的门帘或水晶帘。公厕内换气设施保持正常运行,无通风条件的公厕可视情况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二是增加公厕消毒频次。各区、各单位加强消毒、防护用品储备,保洁员在开展厕所保洁作业时,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规定和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卫生间清洁消毒指引》完成。公厕保洁员每日喷洒1次灭蚊蝇药物,利用消毒液和酒精对公厕进行不少于2次的全面消毒,人体接触频繁的点位,如水龙头、扶手、烘手器、洗手器及按钮等处,每日消毒不少于4次。消毒完毕后,用清水擦拭物体表面,并将消毒信息在公厕明显位置进行张贴公示。
三是做好保洁员个人防护。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和各作业单位加强对保洁人员的培训,作业过程中,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每次作业前后进行手卫生,作业完成后及时对防护物品、工作服进行清洁、更换、消毒。
要严格做好封(管)控区内厕所的防疫消毒,每个厕所都应有专人管理,倡导扫码、登记,积极引导人员有序如厕,防止疫情交叉感染。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临时厕所。封(管)控解除后,临时厕所经过彻底消毒后方可移出。做好粪污消毒工作,如厕产生的粪污和其他垃圾按涉疫垃圾进行处置。
在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该指引提示如厕人员要文明如厕。提倡如厕人员要自觉扫码入厕,不吐痰、不闲聊,尽量不触碰人体接触频繁的点位,加强手卫生。社会面的公厕,督促公厕产权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在公厕门口张贴提示,提醒入厕人员严格佩戴好口罩,加强手卫生。
来源:中青报、中新网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陆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