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车辆规范出入,生产线封闭运转,这些场景出现在上海市金山区的一家产业园里。
保畅!确保特殊供应链有序运转
日前,上海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封控区内,一辆挂有危险标识的罐装运输车缓缓驶入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以下简称“碳谷绿湾”),车上的特殊液体将被送到上海澎博钛白粉有限公司进行资源再利用。
上海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产生的“特殊液体”废硫酸,在这里通过“点对点回收”,变成了上海澎博生产钛白粉的原料。公司负责人说,“为了保证封控期间废硫酸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中芯国际向市里申请了‘上海重要物资保障通行证’,我们157名员工实行‘三班两运转’工作机制,日产量达50吨,及时有效处理废硫酸的同时,也满足了涂料、塑料、纸张等相关行业的原料供应。”
位于园区的北芳集团及旗下6家公司因封控管理,车次由原来每天的160次减少为20次。除了保障防疫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将仓库内庄臣、3M、上药等公司的抗疫原料发往全国各地,北芳还要保障进口特种气体运输的生命线,虽然车次在减少,但是绝不能停。集成电路产业所需的进口特种气体一旦断供,会造成上海市及全国部分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停产,负面影响极为严重。“公司主要负责人、技术骨干到厂驻守,分AB角做好人员应急准备,24小时待命。公司市场部门对部分客户提出的紧急业务连夜调拨运力,在封控前(3月28日凌晨5点)发运,尽全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的稳定。” 北芳集团总经理浦林祥说。
稳定!产业链相连,心与心也相连
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消杀产品的化学原料,用于洗手液、免洗液等的生产。当前,封闭管理下的工厂170人生活、生产井然有序,但早在前几天,公司总经理贾培世还在发愁产业链的问题,受疫情影响,有一批包装桶无法从外省进入上海。“疫情来得很突然,当时我们也正在申请通行证,但没有这1000个IBC吨桶,原料液就无法存放,影响整个产业链,这时候园区及时帮我们协调,联系到了帆顺包装,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同样位于园区的帆顺包装平时并不生产IBC吨桶,碳谷绿湾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程林说,“疫情之下,企业心心相连、共克时艰,帆顺包装连夜为巴斯夫‘量身定制’一套模具,让出一条生产线加急生产巴斯夫所需的1000个包装桶。”
投之桑榆,报之桃李。“如果有需要供应烧碱碱液的企业,有一家有通行证可以提供运输,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拿到通行证的贾培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帮助那些与他有同样供应链“进不来出不去”问题的企业。
碳谷绿湾作为上海市唯一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很多企业之间互为上下游。园区负责牵桥搭线,他们“自由恋爱”。巴斯夫的表活类产品原料供应来自上海抚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以通过北芳集团运输到全国各地。近水楼台先得月,产业链相连,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疫情时期的运输压力。
精准!统筹协调安全生产与核酸筛查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面对复杂的疫情,碳谷绿湾强化统筹协调,确保“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精准防控”,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园区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运行的影响。
“最新核酸采样要求是前后间距2米,请大家排队时注意间距”“《生活物资采集送套餐情况表》来了,有需要的企业可以采购”“我们企业只有2位值班人员,可以送吗?”“可以的,您把想要的套餐发我”……在近500人的碳谷绿湾企业服务群里,企业的事情没有大小之分。碳谷绿湾公司党委副书记唐连辉耐心回答企业群里的每个问题,在她看来,越是面对复杂局面,越要精心、精细。
不同于其他产业园区,碳谷绿湾共有危化企业89家,约占金山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75%。特殊时期,安全生产和防疫检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28日凌晨5点开始,园区各道口封闭,不进不出;根据企业实际,稳步实施减产、限产、停产措施;组织安排工作岗位轮班值守,确保工作人员合理轮班交接,严禁“一班到底”……
“一些企业的产品工艺复杂,生产周期比较长,需要24小时连续生产,一旦停厂对企业来说动辄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碳谷绿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莉军说。
事前准备充分,封控不慌不乱。“目前我们群力的生产还是比较稳定的,90%的生产线都在正常运作。”59岁的上海群力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家乐已经在公司连续奋战20天。公司早在3月5日就制定了应急预案,明确了疫情防控应急措施,提早落实疫情防控、原料储备、物资保障等工作环节。3月11日起,公司所有员工必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能上岗,为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此次封闭期间,公司在做好160名驻厂员工的后勤保障基础上,还安排专人负责员工的心理疏导,及早发现、及时疏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上海抚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三乙醇胺等化学原料的工厂,其库存的原料辅料大部分都属于危险化学品,为保证储存安全,园区与企业沟通,建议工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24小时封闭式管理生产,尽快将库存危险化学品生产完成,转为普通化学品存于工厂内。
按照分批次、分时段的检测要求,园区3月28日和3月30日共组织近240余家企业约6000名驻厂员工,进行约1.2万人次核酸检测。根据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做好分工和安排,驻厂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24小时AB角设置互相补充,确保核酸检测和安全生产两不误。
作者:赵书鑫 周煜 奚佳燕 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