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立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在这个对于农耕最为重要的日子里,爱奇艺上线了一档以“种地”为聚焦的大型劳作互动纪实节目《种地吧》。节目精心选拔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在190天时间内踏踏实实地耕耘起142.8亩土地,他们从播下一颗种子开始参与劳作全部过程,带领观众一同见证稻谷发芽、生长、抽穗、灌浆直至收获的全过程。
回溯万年中华农耕文明史,小农经济在我国占据了长时间的主导地位,孕育出中华民族对于土地的深沉情感,农耕情怀已经深深地烙印于中国人的基因之中。迈入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荧屏上,“三农”题材的影视剧佳作频出,但是至今没有一档综艺节目真正地做到了扎根于土地。《种地吧》精准地切入“种地”这个大部分年轻人相对陌生的话题,并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国内外时事政治关注的话题融入其中,用“青春”和“土地”碰撞出了一档全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劳作纪实性综艺节目。
秉持着抱朴守拙的创作观,《种地吧》深深扎根于土地,将创新、纪实和年轻化熔于一炉,灌注于节目策划、拍摄制作到融媒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从节目设定开始,《种地吧》忠实于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租借耕地142.8亩,用八块农田、一条河道、三个鱼塘、两栋旧房子和一个仓库组成一个常规农户,让纪实更具真实性和参考性。在筹备阶段,节目组给年轻人们进行了农业知识培训,以及医疗救护、消防安全、厨艺、木工、瓦工等很多的生活技能课程,部分人还考取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具的驾驶执照,为劳作打下技能基础。
在长达190天的录制中,10位嘉宾踏踏实实地参与了开垦、耕种、养殖等农村劳动,形成了丰富的纪实内容。仅仅在第一期节目就可以看到,他们用6天时间收割了8块农田的水稻,由于稻田泥泞,收割机陷进泥坑37次,期间经历了48次农机维修,最终收获了62.66吨稻谷。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种地吧》“用190天的历练表现对土地、对农业、对成长的诚意……让观众认识到种地不仅仅是一项活动,而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这些在土地里摸爬滚打、经历挫折与失败、体验收获喜悦的内容,既满足了荧屏之外的观众对于农耕生活的好奇,也引发了他们对于艰辛劳动与甜蜜收获的共鸣。“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正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所言,“《种地吧》表达了尊重土地、爱上土地的情怀,引领年轻人沾点泥土,真正实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值得一提的是,《种地吧》在节目传播上实践出了一条“长视频+短视频+沉浸式直播+直播带货”的新思路。面对190天超长纪实形成的大量素材,《种地吧》在精心打磨的26期长片之外,还推出vlog形式的短视频。其间还有节目成员日常打卡直播、农夫市集带货直播等衍生内容,把综艺的观看体验和商业化空间进一步延展,用接地气、有新意、有意义的内容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从而吸引大量观众并形成收视黏性。
随着破土而出的苗、破壳而出的谷,“种地小队”的成员们也在经历身体、性格和价值观的“破”与“立”。这群正值青春的00后、95后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同样经历着青春的躁动和迷茫。当双腿扎进土地,双手沾满泥土,真正体验长达半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村生活,他们不仅经历了一番体能上的磨砺,也学会了谦虚、诚恳、团结和责任,走出内心迷茫。成员赵一博治愈了“从上学毕了业以后,从来没有认真地完成过一件事情”的沮丧;李耕耘在田地里重拾“很清楚自己每天要干什么,然后会非常踏实”的自信;陈少熙不由感慨“只有真正地去下地,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每一顿饭的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当他们真正地收获自己所耕种的、一捧捧沉甸甸的粮食时,从中体验到了躬身实践的意义和“认真做好一件事”的人生价值,懂得了祖祖辈辈不违农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传承,也进一步地了解了“民以食为天”的真正含义和国家关注“三农”、振兴乡村的长远谋划。
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之下,《种地吧》选择了“种地”这一小的切口,将劳作本色、纪实属性、成长主题有机融合,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投身乡村、体验劳作、亲近乡土、创造价值。一方面,节目紧跟时代主题、紧贴火热生活,以文艺形式创新传播农耕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尊重创造的优良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节目关切广大年轻群体的成长痛点和情感需求,引领年轻人从古老农耕文明探寻破解焦虑迷茫的钥匙,领悟传承千年的劳动智慧和生活哲学,践行“认真做好一件事”的正向价值观。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陆地认为,“这档节目带来了心灵和思想的收获,引领人们重新认识土地、利用土地、创造土地,给观众带来了哲学上的启发,体现了对土地精神和野性灵魂的生命气质的追求和回归”。相信这档颇具实验性和创新性的《种地吧》,将为当下一段时间内综艺节目的创新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