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要植入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如何科学植入?对这一创新治疗技术,如今有了规范。近日,集合国内25名心律学权威专家智慧,历时1年多编撰,我国首部《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规范》正式发布。随着这部临床规范的发布,也将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话题再度带到大众面前。
并不遥远的心脏性猝死,每分钟都有人“倒地”
作为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表示,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极高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心律失常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大众的生命健康,如何远离心脏性猝死是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话题。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设备,在全球已广泛应用多年,随着技术进步,产品也不断更新。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作为心脏性猝死(SCD)预防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其将全部导线和脉冲发生器埋于皮下,能有效避免经静脉ICD(TV-ICD)面临的导线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降低了系统性感染的风险。如今发布的这份规范,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帮助,进一步规范并促进S-ICD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更好地造福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也谈到,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人因心脏性猝死而离开人世,形势非常严峻。然而,目前我国的猝死预防工作跟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S-ICD设备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增添了新优势,希望通过发布这份规范,更好地明确适应证及操作流程,让更多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远离猝死威胁。
这份规范是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牵头撰写的中国首部针对S-ICD的临床应用指南。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为总执笔人。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的主持下,规范总执笔人王景峰教授回顾了规范编写历程以及我国S-ICD的应用历程。他提到,S-ICD植入的患者筛选是规范制定中专家组讨论最多的问题,结合中国国情及临床经验,以I类推荐、II类推荐明确S-ICD适用人群。“我们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临床数据和研究结果,帮助我们完善这份规范的制定,进一步推动我国猝死预防事业的发展。”
预防猝死认知亟待提升,猝死高风险人群有这些特征
ICD被认为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医生谈到,大众普遍对这点认知还比较陌生。而对部分患者来说,经静脉ICD或许并不是其最佳选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分析,S-ICD为那些不具备静脉通路条件以及有较高感染风险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猝死预防的选择。因此本次规范的发布对患者来说意义大,它为患者使用这种猝死预防新手段注入一剂“定心剂”。
就预防端看,张澍教授表示,中国心脏性猝死预防工作仍任重道远,不仅公众对疾病的认知较缺乏,非心血管领域的医疗卫生人士对于心脏性猝死防治的了解也参差不齐。预防心脏性猝死,不仅需要提升公众健康意识,更需要社会、医生、患者及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围绕大众最关注的问题——猝死高风险人群的特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特作说明:存在心脏病史,例如冠心病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EF值(射血分数:评估人体心脏的收缩、舒张的功能以及每分钟有效射血量)较低的人群、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EF值<35%的人群、既往出现过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存在遗传相关疾病如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人群等,都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风险人群。
宿燕岗教授同时强调,经常吸烟、大量饮酒、长期睡眠不足、有剧烈的情绪波动的人群也存在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大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以远离心脏性猝死。
作者:唐闻佳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