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在哪?我将到哪里去?
这三个哲学基本问题不仅可能来自哲学家,同样可能来自有痴呆倾向的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上升。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据统计,我国在2010年已有569万人患病,而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人数有可能是2015年的3倍。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缓慢,并且进行性加重。病人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最早期以近记忆力损害为主,逐渐加重并累及远期记忆、语言、时间、逻辑思维等能力,最终可能出现失语、失用以及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将逐步丧失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后不可逆转,疾病如橡皮擦一般将人类的大脑慢慢清空,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病人自身的生活质量随着记忆损害也难以保证。
更加令人恐慌的是,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既然无法治疗,那么是否有方法预防这类疾病呢?
科学家发现学习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手段
美国的一项人口队列调查发现,经常参加思维活动的人群会明显的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瑞士科学家通过对107对痴呆患病程度不同的同性双胞胎的休闲活动进行调查发现,休闲活动中与知识文化、自我能力提升以及家务劳动相关活动是降低老年痴呆的积极因素,参加大量的文化知识相关活动能显著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许多研究发现,在老年期有丰富社会活动的老人患痴呆的风险更低,这些研究证据充分提示了脑力活动可助益于降低痴呆风险。其实,不仅仅在老年时期,一生中的脑力活动、学习都是降低痴呆风险的有效因素。
7月14日,JAMA neurology在线发表了天津医科大学学者的研究,以知识储备来作为评价痴呆风险的因素。知识储备包括教育、职业成就、社会和认知活动,这些活动伴随一生。
而研究的结果表明知识储备最低的人群,知识储备中等人群,以及知识储备高等人群的患病风险比为1:0.77:0.61。教育、早年认知活动、中年认知活动、晚年认知活动和晚年社交活动积累的知识储备能够降低老年痴呆风险,且这种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
不仅如此,即使是有患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较高的知识储备依然有利于降低他们的发病率。
其实,在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出现之前,痴呆相关的潜在神经病理学机制已经开始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Front Aging Neurosci的研究甚至显示老年痴呆的潜伏期可长达34年,患者在认知障碍症状出现34年前,脑脊液tau蛋白水平已经升高,在发病13年前修饰后的p-tau蛋白水平增加,在3-9年前影像学检查就能发现与记忆相关的大脑内侧颞叶的变化。
由此可见,阿尔茨海默症在出现症状前有一个缓慢病变的过程,而知识储备可以通过提高大脑网络效率、能力以及灵活性来增强大脑对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以及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的适应能力。
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痴呆不会找!
除了学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预防痴呆呢?
科学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远离痴呆的重要途径
最近,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发表在JAMA上的研究表明,即使遗传风险高,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将痴呆风险降低32%。
研究选择了近20万名60岁以上的志愿者,研究员对志愿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评分,包括饮食、身体锻炼、吸烟量和饮酒量。
表格一项计1分,总共4分。0-1分为不健康生活组,2分为一般生活组,3-4分为健康生活组。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高遗传风险志愿者患痴呆的比例相对于低风险者增加了91%,不健康生活组相比于健康生活组患痴呆的风险增加了35%。
两个因素结合,答案便是:与生活不健康的志愿者相比,生活健康的志愿者痴呆风险降低32%,这说明无论遗传因素如何,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痴呆风险!
2017年发表的痴呆防治决议报告指出,避免儿童教育水平低、听力损失、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身体活动、社会孤立、抑郁和糖尿病等9种因素可降低35%的痴呆发生率。
在中国,可预防的痴呆高达39.5%,其中仅控制儿童期受教育水平、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肥胖、吸烟、听力损害这6项因素就可预防37%的痴呆症。
痴呆并非衰老的自然结果,也不是命中注定的“绝症”,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的学习提高认知储备会成为远离阿尔茨海默症的有效手段。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梅斯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