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最近,初中课文中的这一字之差在社交平台引发争论,不少人感叹自己这么多年都背错,甚至有人直言自己“上了个假学”。
事实上,为流传已久的经典文本“勘误”已不是第一次引发争论。不论是古诗文的字句、读音、语义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还是因为考古的最新发现而发生变动,每一次都会引发大众的关注。
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他们表示,语言本身就有生命,会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进化,在学术界这种“较真”其实很常见。而大众对于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勘误”“较真”,其实更有利于我们的语言文化保持旺盛的活力,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这个“勘误”“较真”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是对语言生命力的感悟。
异文现象在不少广为流传的经典文本中并不罕见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句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初中语文的必背课文。记者向部分高校中文系教授和语文一线教师求证后获悉,在古籍通行版本中确实为“是人”,目前使用的部编人教版语文课本原文用的也是“是人”。
那么,为什么在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中,此处的文字表述是“斯人”而非“是人”?对此,多位语文教师都提到,“斯人”和“是人”两个说法,其实都没有错,都表示“这个人”的意思。有人推测,“斯人”的用法在日常生活、影视剧中出现较多,如“斯人独憔悴”等就广为流传,当然也可能与早期不同版本的文本有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认为,“斯”和“是”在这里的意思相同,并不影响文本的理解。其实,这种争议在源远流长的古文中并不罕见,属于异文,即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篇文字而字句互异。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就有不同版本,分别源自《昭明文选》和《史记》两个权威出处,两个版本部分字句的不同对整体意义影响不大,所以没必要纠结孰是孰非。
当然,古文中不乏历代抄错、印错的版本,由此导致意义分歧,也产生了值得专门研究的学术问题。
对传世文本应更立体看待,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化的魅力
“不仅是文本的变化,一些常用古诗文的语音变化等也屡屡引发争议。而且,学界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文系教授陈尚君的话代表了不少学者的看法。他认为,应该立体地看待传世文本,古诗文的语音和平仄、音韵等密切相关,不可随意更改,也不必过于强调读音对错。尤其是在中学教学中,老师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语言变化背后的语言进化和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化的魅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直言,每一个改变的具体情况不同,对错不可一概而论,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正确看待经典文本的考据和规范,这关乎文化传承工作如何做得更好。
他专门举了一个例子。近年来,学界屡次纠正“七月流火”的错误用法。这个出自《诗经》的词,原意是指天气变凉,但现代常被误用为指称天气炎热,主要是人们误把“七月”理解成公历七月。郦波认为,个中关键并非是简单纠正这个词的错误用法,而是要对语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把握好、传播好。
再比如,在曾经的热播剧《甄嬛传》中,皇帝因为甄嬛的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而对她倾心。其实这句诗就用错了,正确版本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朔风”意指北风,诗人惜花爱花,希望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不要再摧残它了。
此外,电视剧《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剧名出自苏轼的《浣溪沙》“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就表示,把“有味”改成“至味”没有问题,这句话表达的就是人到中年放下一切的恬淡之心,关键是这部剧所表达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否则的话这样的改动很容易令人反感。
“将错就错”带来的改变,本身是语言发展的一部分
不过,一些“将错就错”带来的改变,本身也是语言发展的一部分。郦波表示,今天的语言中不乏讹变“成功”的例子。出自《诗经》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成语,本意是比喻事物繁荣兴盛,被误写为“逃之夭夭”后,就变成了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在语义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得到认可,原意反而被淘汰,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陈引驰也举例说,出自《庄子》的成语“朝三暮四”,原指养猴人为了解决猴子对早餐食物太少的不满,而将早晨喂三枚果子、晚上喂四枚果子,改作早晨四枚、晚间三枚。后来通常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这种变化不能简单视为错讹。
“汉字文明不同于字母文明,多音、多义的特性带来了更丰富的含义。”郦波告诉记者,从古至今,“微言大义”就是学术研究的核心之一,也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入人心。所以,借助时常引发公众热议的语言变化问题,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研究母语的热情。不过,网络时代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也对学界的研究和语文教育的顶层设计智慧带来更多挑战。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