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之败竟是因为一场突发的疫病?大疫之下,曹氏父子会发出怎样的人生追问?王羲之与陶渊明又是如何度过疫病年代的?8月20日,历史学者袁灿兴教授携新书《疫病年代: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瘟疫、战争与社会》来到上海悦悦书店,做客“岳麓大讲坛”,在书展期间与读者深入分享了新书写作背后的故事和作品内容。
“死亡在这里,死亡在那里。死亡忙碌在所有各种地方,在上,在下,在里,在外,到处是死亡。”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疫病频发,死亡笼罩大地,政治、战争、社会、文学、医学、宗教乃至群体心理,都受到了巨大影响,由此导致了三国分立、魏晋癫狂、中医发展、香料辟疫、道教传播、佛教传入等,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疫病年代》以汉末魏晋时期频发的瘟疫为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幽暗时代”下的个体命运、战争进程和社会风貌,细致书写瘟疫对当时的政治、战争、社会、文学、医学、魏晋玄学、宗教乃至群体心理造成的深刻影响,深层次探讨瘟疫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
活动现场,袁灿兴围绕“瘟疫如何塑造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解读此一时期瘟疫的种类、成因和古人的预防措施,总结中医在汉魏时期的发展状况,分析瘟疫对政局、战争、社会及个体生命造成的深刻影响。他认为,汉末疫病多发,气候寒冷乃是重要诱因,加上城市扩张,生态破坏,政局混乱,更加加深了疫病对社会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古人如何面对瘟疫呢?袁灿兴认为,不同于常见的地震、干旱、水灾等天灾,官方尚可有所作为,瘟疫是来无影,去无踪,杀人于无形,官方常常是彷徨无措的,只能寄希望于大傩之礼,普通民众也只能将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巫术等力量上,幸而此时中医获得发展,如张仲景、华佗、葛洪等名医出世,拯救万民于水火。据袁灿兴研究,当日频发的瘟疫也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勃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从某种程度而言,瘟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必须承受的成长代价,人类文明也必将在一次次瘟疫的打击中,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向前发展。
《疫病年代: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瘟疫、战争与社会》
袁灿兴 著
岳麓书社
作者:刘书乔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