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
[意]马里耶拉·古佐尼 著
陈 玮 译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如果有一个元素能将凡·高复杂又短暂的一生串联起来,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元素就是书籍。
在留存于世的近千封书信中,凡·高提到了数百部作品,包含200多位作家,涉及英语、法语、荷兰语、拉丁文4种语言。他曾数次提到:“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书籍、现实和艺术,对我来说就是同一种东西。”“一个人必须学着阅读,正如他必须学会观察,学会生活。”
凡·高读书、爱书,也画书。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他至少创作了25幅表现阅读和书籍的画作。通过仔细比对,我们能在画面中发现龚古尔兄弟的《热米妮· 拉舍特》、莫泊桑的《漂亮朋友》、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狄更斯的《圣诞故事集》等书籍。这些书不仅在精神上滋养着凡·高,也成为他艺术的缪斯。
《我为书狂》即是通过凡·高挚爱的书籍,探讨他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阅读取向;并借助凡·高以书籍、阅读为题材的画作,分析阅读对他艺术创作的直接影响,揭示隐藏在凡·高作品背后的关键。书中考察的不仅仅是那些里程碑式的艺术作品,也包括那些在凡·高的艺术生涯中相对次要的作品。读者能看到书籍、艺术和人性在凡·高身上相互交织,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内文选读: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文森特·凡·高的精神,那应该是“激情”。作为一位画家,作为一个人,他短暂的一生都受强烈的激情推动——推动着他去追求艺术,追求信仰,以及追求书籍(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前两者)。
还有一个词有助于我们衡量凡·高的激情有多么强烈,那就是“需要”:“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我也需要不断地去教育自己,去学习,只要你愿意,就像我需要吃面包一样。”他深深地体会到一种迫切的需要,要去学习、去行动,在这个世界上做点儿什么,甚至要去彻底改变艺术本身。凡·高对自己的行为确实怀有信念,对他来说,每一个决定都是一种使命的召唤,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书籍是陪伴凡·高一生的真正伴侣,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书籍也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从他的文字和绘画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从童年时期开始,凡·高就如饥似渴地读书,还会重读、抄录,并有所思考。这些书涉及四种语言,内容涵盖数个世纪的艺术与文学。我们或许可以恰当地说,文学与诗歌是他的最爱,而这种爱好早在他成为艺术家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凡·高在27岁那年决定成为一名画家。就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不久之前,他在一封动人的信件中还提到了他心中“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对书籍的爱就像对伦勃朗的爱那样神圣,我甚至觉得,这两种爱相互补充、彼此增强。”在重生的凡·高身上,文学、艺术和生活已经变得不可分割,并且以一种简单而有力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而一个人必须学着阅读,正如他必须学会观察,学会生活。”
做出(要当一名画家的)决定后不久,他就开始通过这种全新的视觉手段来表达对书籍和阅读的热爱。1881年,他画了一张漂亮的大幅水彩画,以此来描摹他的第一位“阅读者形象”:《火炉旁读书的男人》。男人穿着凡·高画作中经常出现的荷兰木屐,独自一人坐在火边读着书,沉思默想,他身边那种沉静而私密的氛围表达了凡·高的一个根本信念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书籍和学习来照亮自己的路。在凡·高眼中,这个主题与现代性以及他本人的新生密切相关。
凡·高,《火炉旁读书的男人》
该主题也将贯穿他艺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凡·高画了不下25幅表现阅读者和书籍的画作与速写,其中包括5幅纸上画作、18幅油画,以及两幅画在信中的速写。这些画持续且频繁地出现在他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一点表明,在凡·高这里,“书籍”是一个持久的创作焦点 :他不断地带着全新的目标返回这个主题,在阅读行为本身发生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专心致力于对这类绘画题材的革新。
对凡·高来说,读书首先意味着“在书中寻找那位创造它们的艺术家”——在给妹妹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他努力与那些作为艺术家的作者展开内在的对话,反复思考他们的文字,停下来一遍又一遍地斟酌某个措辞,然后在自己心中与之产生共鸣。他阅读多种语言的书籍——经年累月地,他将文字内化,反复琢磨,令它们服从于自己的意志,最后为它们选定某个命运。值得注意的是,由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例如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撰写的几篇序言(今天已被公认为真正的宣言),对凡·高的思想产生了真正的震撼和影响。凡·高在它们当中发现了自己在绘画领域所追求的自由——他自己的观点得到“确认”,并获得启发和鼓励。他珍爱的书籍和杂志中的插图,同样吸引着他,并长久地影响着他。他会停下来反复揣摩这些作品,间接地从中汲取灵感。
凡·高,《法国小说和玻璃杯里的玫瑰》
凡·高从未参与任何一场艺术运动或文学运动,因为他更愿意恪守自己的根本信念,追求“本真与真诚的东西”。对阅读的激情和狂热,并没有令他忽视其他的思考方式。如果一个人所读的书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如果我们所读的书能够“以某种方式”变成“我们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凡·高阅读的书来了解他本人。在阅读时,他坚持要从各位作者当中找出那位“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这些作者的理论立场,还包括他们的伦理倾向——他不断地仔细审读这些书的序言和作者传记,试图由此发现他们的倾向。最本质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文字的背后。
看看凡·高收入囊中的最喜爱的作家,很明显,“家族”成员的共同特点不仅在于涉猎相同的主题,也在于书中某些人物在道德和智性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这些人物都是作为艺术家的凡·高最喜欢的,从他们身上,凡·高能不断地汲取力量和勇气。
作者:[意]马里耶拉·古佐尼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