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首轮上海演出将在本周收官,之后将开启国内音乐剧市场空前规模的全国巡演。围绕它的讨论涉及方方面面:如与百老汇等各版本比较、各卡司的演唱表演特点、译配的“信达雅”等等。可以说,其所承载的话题广度与深度,已远远超过一部剧的鉴赏本身,甚至由此引申出中国音乐剧下一阶段该如何发展的深度讨论。
缘何掀起如此大的热议?首先是因为市场“久旱逢甘霖”。渴了太久的国内演艺界迫切需要大部头来激活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经典IP的恒久魅力;而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暂别中国音乐剧爆发式生长的上一周期,以《剧院魅影》中文版为代表的大剧场音乐剧密集上新,也给予从业者与观众,零距离、直观深层透视行业的契机。
不过十多年,中国音乐剧市场就从《妈妈咪呀!》中文版开票首日卖出几张票的“窘境”,跨越到今天《剧院魅影》中文版首周票房800万元、累计票房近4800万元的盛况。面对市场的空前热情,行业在振奋之余也应清醒:作为一部“完全版权复制”作品,在与西方超一流从演员水准到制作标准化等全方位的“对标”过程中,《剧院魅影》中文版从制作到演出再到市场反馈的全环节,都将是一次自我检视的绝佳契机。其将帮助我们直面并找准行业高速发展中亟待补齐的短板,为音乐剧行业下一轮发展找准发力点。
《剧院魅影》中文版为何“姗姗来迟”
作为舶来品,音乐剧的中文本土化并非近期探索。回溯历史,在音乐剧在中国方兴未艾的1987年,中央歌剧院就将音乐剧《乐器推销员》以中文版的形式搬上舞台,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中文版“第一”。此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则来到2011年。彼时,《妈妈咪呀!》中文版上演,成为中国第一部全版权复制的本土化音乐剧。仅仅一年后,韦伯的另一部代表作《猫》中文版再掀风潮。而到了近年,本土化制作的视野已扩及俄语、韩语、法语音乐剧。为何偏偏是许多人的音乐剧启蒙之作《剧院魅影》的中文版姗姗来迟?
通俗地来说,一个显性因素就是——贵!《剧院魅影》中文版总制作人马晨骋透露,该剧总体投入是《猫》中文版或者《妈妈咪呀!》中文版这样同为百老汇经典的两倍。这一点,观众可以从舞台上获得直观的感受。舞台上,还原了“巴黎歌剧院”的奢华布景,《汉尼拔》《哑巴》和《唐璜的胜利》三场虚拟歌剧“戏中戏”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一直演到18世纪,与之相配合的仅仅服装就需要230多套。
然而投入“真金白银”并不是困扰行业着手本土化的最大阻力。资金准备好了,产业链上下游是否“准备好了”呢?不同于市面上的一些“非完全版权复制”制作,可以在服装、道具上为了成本控制和二度创作适度做减法,像《剧院魅影》这样的“完全版权复制”大制作,其舞台呈现要与百老汇“一模一样”。而这也就意味着,从演员整体素养、产业标准化与市场基础,都决定着《剧院魅影》中文版能否真正顺利落地。现在看,三年窗口期后的“姗姗来迟”,某种意义上也成为文化消费意愿回暖下的“正逢其时”。
从经典IP本土化实践里照见产业发展短板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姗姗来迟”所必须面对的,是当下国内观众审美需求的大大提升。资讯传媒发达时代,很多观众得以将其与各类《剧院魅影》音视频细细对比,尤其是该剧25周年纪念版这一“经典中的经典”,将观演预期极大地拉高。
基于这样的背景,《剧院魅影》的市场反馈除了讨论“和原版一不一样”外,普遍集中于讨论“完全版权复制”的唯二变量——译配和演员表演。
此次《剧院魅影》中文版译配可圈可点。事实上,在网络可查的一批影像资料里,不乏一批音乐剧爱好者译配的优质版本。然而“看”与“听”是两回事。文辞优美准确押韵的同时,也要让演员唱得舒服、观众听得明白。《剧院魅影》中文版缘何赢得观众好评?译配人员构成起到很大作用。他们中,既有像陈少琪这样资深的华语音乐词人加盟,把关字词与乐句音调起伏的匹配度;也有具备文学功底的负责词意“信达雅”;而“90后”译者则提供时代感与流行感视角;甚至演员也会在实际演唱中提出歌词修改意见。这一模式适度修正了此前某些作品饱受观众诟病的译配缺陷,值得其他从业者参考借鉴。
而之于演员部分,几组“魅影”各具特色,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国内音乐剧演员的最好水准。当然,借由这部涉及百多位演职人员的大戏,演员团队间的参差与综合实力欠缺,也让一个问题更加凸显,即培育全能型演员的紧迫性。
在中国,得益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各艺术类院校本身的强势项目,所培育出的音乐剧专业学生也各有特点:或是声乐扎实;或是表演细腻;或是舞蹈见长……然而反过来,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全能音乐剧演员“凤毛麟角”。而音乐剧,恰恰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当代艺术,要求演员“能歌善舞擅表演”。在之前,小剧场引进剧或原创音乐剧在考虑到制作成本之余,也因清醒认知到这一问题,用减少大型歌舞段落等方式“藏拙”。可是,在真正经典的大制作面前,大段且歌且舞的场面,难免会让短板凸显。
而这一点,或成为今后音乐剧产业的下一个发力点。面对市场庞大、蓬勃向上、资源吞吐量极大的音乐剧产业,不应将其作为绝对孤立的演艺门类。如何为特定剧目、在特定周期,招募到高水平人才,需要制作方的高标准要求,同样也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机制合作路径,更好地盘活演艺资源要素,实现各方多赢的局面。
新一轮大制作上演将带来更大量级的观众群积累
以往,行业里有一种声音,认为音乐剧在各地发展,都要走过从原版引进到本土化中文版制作,再到原创音乐剧的发展历程。其所对应的是艺术样式从艺术普及,到模仿借鉴、产业标准化,再到文化输出。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音乐剧的演进之路并非是线性的,尤其对于起步较晚的亚洲各国而言,往往三者并行,甚至经历多轮循环迭代。
以韩国为例,其先是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音乐之声》《猫》等一批百老汇经典。1995年,他们推出原创音乐剧《明成皇后》并成功在海外上演,形成第一个发展周期。千禧年引进原版《剧院魅影》不久后,就推出了该剧的韩文版,由此引发新一轮音乐剧发展浪潮。此后,首尔大学路成为原创音乐剧的重要孵化地。最近十年,韩国音乐剧在常态化上演与明星化包装的同时,《洗衣服》《我的遗愿清单》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原创音乐剧,成为韩国重要的文化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剧院魅影》韩文版则穿越周期。截至今年四月推出的新版,20多年间其已经历经三个本土版本和三次国际巡演版。几乎每一轮,都站在韩国音乐剧新一轮发展和新一代观众培养的关键节点。
相比之下,中国虽起步较晚,但相对也拥有更加扎实的市场基础底座,在各国发展模式的借鉴交流中减少试错成本。尤其是近几年,新的时代环境与审美潮流,让中国音乐剧发展走出自己的特点。
以上海这座亚洲音乐剧中心之城为例,从2000年到2010年前后,市场的“从0到1”的发展路径与日韩有相似之处。2002年音乐剧《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的上演,开启原版大制作引进之路。
2018年,现象级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上海文化广场的上演,成为第二个市场增长的重要节点。其启示着国内音乐剧人意识到明星效应在音乐剧市场的拉动效应。由此为起点所积累的“音乐剧女孩”、即以都市女性白领学生为主的观众,成为第二代音乐剧消费群体。
而过去三年,海外演出受阻下,音乐剧热度逆势而上。这其中,尤以在亚洲大厦上演的小剧场音乐剧势头最猛。而在这个过程中,海外热门作品中文版亦是新支点——一部《阿波罗尼亚》让大厦里“天天演”的“星空间”不断增加。尽管小剧场声量并不能带来观众的量级飞跃,但却对市场巩固起到助推作用。
来到2023年,文化演艺市场复苏的同时,其主力消费群体也在悄然进行着代际迭代,亟待进入新一轮的扩容。也就是说,如果把《悲惨世界》原版到《妈妈咪呀!》中文版引发的观演潮,视作是中国音乐剧市场“从0到1”的原始积累;把从《摇滚莫扎特》到《阿波罗尼亚》中文版培育的“音乐剧女孩”看做是“从1到10”的新一轮扩容。那么此番《剧院魅影》中文版开启的全国巡演,有没有可能掀起“从10到100、甚至到1000”的量级突破?那么,而有关新一代潜在观众群的画像不再具体于年龄、职业、性别,他们既可以是从娱乐消费转向文化消费的剧场新观众;甚至当我们把视野投向冰山之下——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他们会是把“看一次音乐剧”视作上海城市旅游必做选项的全年龄段游客?
我们希望,以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等剧在今年的密集上演,成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新一轮扩容的转折点。
作者:黄启哲
编辑:郭超豪
图:尹雪峰、智芝在格物摄、映洲、王犁、郑天然等摄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