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体育馆到上赛场;从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到漕溪高层住宅;从金融一条街到外滩风景线;从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馆到上海天文馆;从上海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到上海光源“鹦鹉螺”……一个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勾勒出了城市发展的动人轮廓,传递着上海的精神与魅力。
建筑是可阅读的,建筑是有温度的,是建筑师们用心血和智慧点燃了它们的灵魂。这些地标性建筑的背后,站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昨天,《鉴初心·筑民生》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纪录片首映礼暨新书发布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并由此揭开上海院建院70周年的序章。
可以说,成立于1953年1月的上海院,同步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并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建设中去,留下了时代发展的印记。这部近半小时的纪录片回望了上海城市建设历程,探寻上海院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紧密关联,传承设计师的工匠精神,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鉴初心·筑民生》今天在纪实频道播出。
“1962年我毕业进了民用设计院,建筑大师陈植先生就对我说,我们是人民建筑师,是为人民而设计的,这成为了我一生的志向与热情所在。” 著名建筑设计师邢同和是上海城市建设黄金四十年的见证者,也是深度参与者。
华山医院是他刚进单位时,接到的第二个设计任务。“当时我缺少施工知识,自己要求上一个半月工地跟职工们一起生活,住在工棚里,跟工人们同吃同住。”邢同和说,经历了这些才知道什么是一个人民建筑师,他应该想写什么、做些什么。
从业60年,形同和所主持、负责设计的项目达300多项。上海博物馆、外滩风景带、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设计均出自他手,从市中心到郊区,作品遍布上海。如今80多岁的邢同和,仍活跃在建筑的舞台上。“上海之根在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了,海纳百川,古今兼用,要保住这样的一种风格。”
他每隔十年出版一套作品集,如今已到了第四套。“这两本书里包含了2009年至2021年,也就是我70多岁到80多岁这十来年主持设计的主要作品,其中三分之二在上海。”邢同和说,首映礼上,《邢同和原创草图丨规划集》《邢同和原创草图丨建筑集》和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的《大医小成》3本新书同时揭幕。
上海院参与并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从百废待兴到日新月异,承担了一大批国计民生的工程。非典时期,上海院设计建造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创造了仅用一年时间建成国际一流医疗中心的奇迹,为上海人民建起了一个健康的堡垒。
上海光源的诞生,奠定了上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今天,全球的科学家都到“鹦鹉螺”来做实验。但它在建设中却克服了相当多的技术阻碍。“很多国家的科学装置对我们一些技术是有所保留的,这样就不得不要让我们这些科学家去走上一个自己原创,完全是一个探索的道路,” 上海院首席建筑师陈国亮说。
上海天文馆的主入口是一个大悬挑的钢结构,总量达2000吨、跨度横跨有61米、挑出部分可能有36米。“当时连主创设计师托马斯都觉得很难实现,他已经主动提出来说,不行,就干脆中间加根柱子算了。”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忻歌说。不过,上海院的李亚明总工程师态度很坚决,“这怎么行!这个一定是可以解决的,”李亚明攻克这个难题。
70 年,从民用设计到工业设计,从建筑设计到市政设计,从住宅设计到商业设计,从国内项目到援外项目,从自我研发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一代代上海建筑师通过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沉淀、总结创新。
上海图书馆1996年建成,如今已经成为书香上海的重要象征,让阅读的美好品质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想让这个图书馆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细部决定成功,”资深总建筑师唐玉恩说, “有的时候我们看,很简洁的一个现代建筑,但是你靠近它的时候就发现它的细部非常妥帖,也很精致,实际上这是现代建筑的精致。”
“30年前,我们已经有大的700多座的报告厅,有展厅、大小不一的会议室、活动室,当时是唐老师和我们一起看到了图书馆的趋势和未来。”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上海图书馆(这栋建筑),就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一个馆藏。
“无论是金融、体育、文化、民用、医疗还是科技,建筑,都与人民福祉息息相关,” 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说。
照片来自:纪录片《鉴初心·筑民生》
《邢同和原创草图丨规划集》《邢同和原创草图丨建筑集》
现场摄影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