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二字,总是美丽而忧伤。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曾经世代相传的村镇宅巷、河湾古道逐渐隐没,人们习惯于便捷都市的行色匆匆,却渐渐淡忘了记忆中熟悉的乡音和童年曾玩闹嬉戏的角落。今天上午,闵行区文广局在上海书展同时推出《江南乡愁印迹》《人文闵行》《嘉庆上海县志》《沪谚》四套新书,让人们循着江南乡愁印迹,感受上海文脉。
闵行曾被称为“上海县”,有许多老地名鲜有人知。沪上50位篆刻家,以青田寿山间刀笔纵横之迹和朱印墨拓的古艳亮丽,再现闵行地域衍变历程中已经消逝、或正被人们逐渐淡忘的地名。这50方印章被拓印成《江南乡愁印迹》一书首度面世。这些印章印面是地名,边款用百字以内简述地名的故事。比如,梅家弄是梅陇老镇旧称,流行六百余年,更名不足百年;冯家旗杆是明名臣冯恩后裔莘庄聚集地……
印谱汇集了老中青三代篆刻家的作品。开篇,吴颐人用朱文篆得“闵行渡”,边款上刻有来历——黄浦江古渡,閔行老街源頭。刘一闻的得涧堂位于闵行,他为闵行滨江西段的“西浦滩”留痕。00后篆刻后生周岱鑫就读于莘庄中学,他为元明古村落方亭里刻印。50枚印章已捐赠给闵行区博物馆,由该馆收藏并进行展示。
“一人想勿出两人事,铜勺勿好铲饭糍。人多讲出理来,谷多舂出米来……”书展现场,由闵行区浦江镇文体中心带来的童声表演唱《童谣话沪谚》吸引了众人驻足,机趣的谚语在童声的演绎下,颇有一番风味。
“沪谚”是闵行区特有的文化遗产,流行于浦江镇陈行一带,故又被称之为“陈行谣谚”。2011年,“沪谚”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上半叶,陈行乡绅胡祖德曾编订出版了《沪谚》和《沪谚外编》。此次由闵行区多家单位协作,将这两本书合二为一,推出新版《沪谚》。
清代编修的《嘉庆上海县志》亦全本影印重出。该书始修于嘉庆十七年,详细记载了清代嘉庆年间上海地区的沿革、地理、文化、人物、社会生活、民俗等历史与现状。《人文闵行》则由《秦裕伯研究》《董其昌故里》《侯峒曾世家》《钮永建传奇》四册组成,作者张乃清通过讲述四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展现闵行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