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珍果图卷》(局部)
故宫文华殿本月首开书画展——“铁笔生花——故宫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将吴昌硕推向大众视野。
提到吴昌硕,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海派绘画领军人物?近现代画坛一代宗师?“诗书画印”皆绝?以篆刻、书法入画?近日于上海举办的“从江南到海派——近代文化视野中的吴昌硕”学术研讨会,拓宽了人们对于吴昌硕的认识。在专家学者看来,吴昌硕是一位极富时代精神的人物,体现着江南文化进入上海都市的再创造。这是一个在“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三重文化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例,应当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进行研讨。
▲吴昌硕《花卉图轴》
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王琪森指出,除了艺术领域的造诣,吴昌硕还是一位极有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之人。王琪森曾撰写《吴昌硕评传》,他直言随着写作的深入,发现了许多此前未披露的新史料。比如,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之后,时年82岁且重病在身的吴昌硕写了长诗怒斥殖民者的暴行,也强撑病体作画,义卖捐助罢工工友,以示声援。又如,海派文学代表性刊物《小说月报》1918年在新思潮影响下改版,请吴昌硕作12幅封面画,尽管画稿稿费与当时吴昌硕的书画润格相差甚大,吴昌硕不计个人得失欣然挥毫,而且构图新颖、明丽时尚,从而使这份刊物的发行量得到了提升。“一位大师开创一种风格;一位领袖开辟一个时代。而吴昌硕恰恰属于后者,以他的笔、他的人格、他的家国情怀开创了一个时代。今天我们应该通过跨界的时代背景视野重新解读他。”王琪森说。
“吴昌硕适应了江南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转型,升华了海派绘画意境。”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直言,我们常说大写意的文人画由吴昌硕进入全新的发展并华丽转身。但这个“转身”是值得深究的,至少有这样三个支撑点。“一是在吴昌硕生活的年代,城市要素已经集齐,升华为城市形态的转变。二是当时的绘画状态自然、自觉走向人文状态。三是当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友方式乃至文化生态都在发生转变。”他认为对于吴昌硕的研究应该是多元语境下的艺术人文、历史、城市等多版图的结合体。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史首席专家周武看来,谈吴昌硕绕不开海派文化。“上海不可谓不独特,吴昌硕的出现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上海开埠以后,在短时间内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口岸,中西文化在这里频繁接触与交流。这些都为艺术家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态。可以说,吴昌硕是在上海找到了归宿,植根于上海文化,他也在上海充分展示了才华。”他认为找到吴昌硕艺术成就的根源,再次出发,将成为当下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参考。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