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万鸣,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
参与国家主题性创作,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为第一作者承担完成中国画作品《遣唐使》;庆祝建党100周年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作为第一作者承担完成中国画作品《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作品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及各类学术大展,曾获金、银、铜、优秀等奖项。出版个人专著二十余部。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单位收藏,中央电视台等以专题的方式对其艺术成就有过详细的报道。
【作品鉴赏】
以古开今 高標新格
陈傅席
一、凡能傳世之畫,必有一種「氣」充暢其間,就宋元傳統繪畫而論,則以靜氣、清氣、蒼莽之氣爲高。畫者堅守己志,萬物不足以攪撓其心,涵養日久,必有靜氣生發。清氣乃光明正大之氣,蒼莽之氣乃浩遠莽厚之氣,二者皆不易得。靜氣和清氣,必有作者修養的高度在內;而蒼莽之氣見於筆下者,則必有作者修練的功力在內,這修練的基礎還在於作者對傳統藝術的理解力。功力和修養深厚之畫者方能有蒼莽之氣。嘗見很多畫人,因對傳統無所理解,則把惡墨俗筆作爲追求目標,則愈練愈離傳統愈遠,藝術的成分也愈少。另一種不理解再加之修養不夠,則以形似爲目的。媲紅配綠,工描細染,結果功愈細而格愈卑。此二者皆不足以論畫,更不可能把畫畫好。劉萬鳴的畫,造型嚴謹,用筆瀟灑,內蘊無窮而變化豐富。他以宋元傳統爲根基。宋畫嚴謹精確、渾樸厚重、形神兼備,且莊嚴大氣;元畫瀟灑藴藉,輕鬆舒暢,而富書卷氣。萬鳴的畫既有宋畫之嚴謹精確、莊嚴大氣,又有元畫之瀟灑藴藉和書卷氣。他集眾所善,以爲己有;更自立意,專爲一家。其畫中有一種很強的靜氣、清氣和蒼莽之氣,格調高古而新穎,代表著中國花鳥畫發展的一種特別而實在的高度。
《圆融——调合郎世宁》
230x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圆融——调合郎世宁》局部
《圆融——调合郎世宁》局部
《圆融——调合郎世宁》局部
首先,劉萬鳴對於繪畫的喜好,乃出於天性,也就是天賦。這是一個人成爲畫家的最根本基礎。大自然對人類的安排是有道理的。比如,自人類以來, 幾十萬年, 生男生女總是一樣多, 這是自然的安排, 非人力所爲之。而且每一個時期總有人喜愛美術,也總有人喜愛音樂,也總有人喜愛物理、化學,等等,不可能一代人全好美術,也不可能一代人全好音樂。傅抱石成爲大畫家,研究者都認爲是離他家不太遠的地方有一個裱畫店,店裡的畫引起他的興趣,而走上繪畫的道路,繼而成爲大畫家。但是這家裱畫店周圍有幾千戶人家,其他人爲什麼沒有成爲大畫家呢?甚至連美術愛好者都沒出現。還有很多大畫家的子女, 天天受父輩畫畫熏染, 但也一筆不能畫。傅抱石好畫是天性,是大自然的安排,沒有這家畫店,他照樣成爲大畫家。改革開放以來,畫可以賣錢,於是學畫的人大增,但是爲了賺錢而學畫的,無一能成爲畫家者。畫畫,作爲技術去學習,人人可學,如果要成爲藝術家,非有天賦不可。這天賦,首先是內心喜好,他不是爲了賺錢,也不爲出名,而是發自天性的喜好。宋代大畫家李公麟,進士出身,部長級官員,生活十分富足。他畫畫既不爲名,更不爲利,晚年得「痹疾」, 「呻吟之餘,猶仰手畫被作落筆形勢,家人戒之,笑曰:『余習未除,不覺至此。』其篤好如此。」李公麟痛疾臥床,仍用手指在被上畫,畫畫是他生命的需要。
《微雨洗高林》
200x19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微雨洗高林》局部
古人以作畫師爲恥,閻立本被人呼爲畫師深以爲恥,退誡子孫,永遠不得 習畫。但王維身爲朝廷高官, 又是大詩人, 仍愛畫畫, 其 《題輞川圖》 詩云:「夙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不能捨余習,偶被世人知。」賴少其女兒賴 曉峰告訴我,賴少其晚年病重,十分痛苦,但仍叫女兒把畫具拿給他。他 臥在床上畫。別人罵她不孝,以爲她強迫父親畫畫留作財富。賴曉峰是非 常孝順的。她說, 父親不畫, 痛得亂叫, 一畫畫, 痛苦就減少了, 不亂叫了。你看很多畫家日夜畫畫,看似十分辛苦,其實他很快樂,或者叫苦中作樂, 樂更多。如果不讓他畫畫,那更痛苦,而且是心苦。劉萬鳴愛畫入骨髓,他對繪畫的痴迷程度亦可謂深也。他時常對身邊 的同事說如果不讓他畫畫,他就十分痛苦。一天不畫,半天不畫,他就又 難過不已。有一次,萬鳴見到我,對我說:「您看我今天氣色如何?」我 見他喜形於色,定有好事,便說「好」。他說:「您說對了,今天我畫了 一張滿意的畫」。唯有畫畫能使他快樂,乃性分中所有。這就是他能成爲 畫家的基因,更是他成爲出類拔萃畫家的原因。劉萬鳴生於鄉村,但他有著不同於其他鄉村孩子的經歷。他的曾祖是 當地的一位私塾先生,家中留有不少古籍。兒時他便在父親的指導下背誦 《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等。用他現在的話說,背誦是一 種樂趣,是一種享受。喜讀書,這也是他的天性所爲。他兒時又喜歡畫畫, 到處塗鴉。他認爲可能是母親的遺傳基因,母親是聞名遐邇的巧手,擅長 剪紙、描花等各種民間藝術形式。這遺傳基因,其實也就是先天的,即天 賦的。如前說述,很多大畫家天天在子女面前示範作畫,強迫子女學習, 其子女仍然不會畫,這就是先天沒有賦予他們畫畫的才能,甚至沒有賦予 他們欣賞畫的興趣。
《秋月景明》
370x18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秋月景明》局部
《秋月景明》局部
上中學時,萬鳴就臨摹了很多連環畫,完全出於他的興趣。高中畢業 後,萬鳴順利地考上了天津美院,他的興趣變成他的專業。他如願以償。在天津美院期間,萬鳴讀了中國畫論和大量的古籍,以及潘天壽的《中國 繪畫史》。潘先生強調繪畫與讀書、閱歷之關係,重視讀書、閱歷對繪畫 的重要性。這使萬鳴在習畫之路上未走彎路。數十年來,他每天讀書作畫, 從未感到乏味。相反,一天不畫,他就難過。畫畫不苦,不畫才苦,這還 是天性,也是萬鳴能夠自成一家的先決條件。一次大家聚會,即興時,各 自說出自己喜歡做的事,輪到萬鳴,他說:「讀書、作畫、尋螞蟻,觀雲、 聽風、玩泥巴。」大家哄堂大笑。這話聽起來隨意,但令人深思。這不就 是藝術家靈性聚集的前提嗎?這還是天性所爲呀!
二、有大志向的人,不急於小的成功。齊白石二十七歲拜師學畫,但他並 不急於學畫,而是又花三十年學詩。傅抱石、黃賓虹、潘天壽都是學美術 史的,傅抱石教了二十五年中國美術史。黃賓虹七十歲前,主要精力是研 究中國美術史。但他們畫起畫來,馬上超過那些全力於畫的人,而且成爲 一代大家。而且只有他們才能成爲一代大家。沒有很深學養的人是成不了 大家的。成功的第二階段是勤奮,但不明事理,盲目勤奮,也未必有用。明理方識物,物在理必明。畫理不明,畫的優劣高下都不清楚,勤奮 的方向就未必正確。很多畫畫的人, 甚至考上了名牌美術學院, 也師法名師, 但仍然沒有成爲大畫家,甚至越畫越差,多因畫理不明之故也。劉萬鳴一 開始也是研究繪畫理論的。他很早就認識到了理論對於繪畫創作的重要性。且不說他在天津美院讀書時就讀了大量的理論著作,單就他大學畢業後,他決定去天津社科院美學研究所工作。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具有先見之明的 睿智選擇。大量的讀書經歷決定了其繪畫創作的厚度和高度。他在中國藝 術研究院畢業後,回到天津美術學院,不是教繪畫,而是教授中國畫理論 課程。在此之前,他結交了當時很多著名的學者,以其爲師爲友,學習和 研究美學。他閱讀了大量的美學、 美術史和哲學著作, 思考繪畫的美學原理, 也思考美術史和哲學道理。他對藝術,尤其是對繪畫的道理,有著自身獨 特的理解,這在當時比起一般人對繪畫理論的理解要深刻和透徹得多了。劉萬鳴在二十多歲就撰寫了一部《中國畫論》的專著,這本專著後來 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頗受讀者歡迎,後又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再版發 行,仍受讀者歡迎,並被評爲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優秀教材,後來又改由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從劉萬鳴的這部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歷代繪畫 及美學,都做過深刻的研究,而且他對中國繪畫史也有深刻地瞭解。他還 寫過《硯邊雜談》,文章短而精,理據清朗,讀之舒心。看得出,他作畫 是帶有思考的。這是他成功的基礎之一。
《安月图》
361x192.5cm 纸本设色 2011年
三、劉萬鳴在藝術史研究方面,也有一定見解。從明代以降至今的學者雖 然都認爲趙孟頫在藝術上有相當的貢獻,但同時也都認爲他以宋朝宗室而 仕元,大節有虧。他自己是一個趙宋的王孫,投奔元世祖時,有詩云:「往 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赤報皇元。」到了明代,沈周《題趙文敏淵明像, 並書歸去來辭卷》云:「典午山河已莫支,先生歸去自嫌遲。」黃溍《題 子昂春郊挾彈圖》:「錦纜牙檣非昨夢,豈無十畝種瓜田。」李東陽《麓 堂詩話》說他「夫以宗室之親,辱於夷狄之變,揆之常典,固已不同。而 其才藝之美又足以爲譏訾之地, 才惡足恃哉」 。但劉萬鳴認爲宋朝滅亡之時, 趙孟頫二十多歲,元朝的強大和統一,已爲事實,他反抗是無益的。但他 要推行和發揚傳統文化,他只有忍辱負重,借助元政權。他如果不到元朝 去做官,而只是隱居鄉間,他如何推行中國文化。實際上,趙孟頫以元朝 大官的身份,對有元一代的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無論書法、繪畫、篆刻、 詩文,如果沒有趙孟頫,就沒有後來所能見到的元代的書畫成就。這些都 是趙孟頫出仕元朝才有的。因而劉萬鳴認爲趙孟頫雖然是趙宋的王孫,他 仕元是對的。他認爲趙孟頫承載了那個時代的文化使命,如果沒有趙孟頫, 漢文化就有可能在元代出現斷層的危險。這是劉萬鳴獨特的見解。同時, 劉萬鳴對趙孟頫的藝術也是十分肯定的。劉萬鳴還十分推崇宋徽宗趙佶,這也是頗有見地的。他認爲宋徽宗在 美術史上的作用, 至今尚未爲人所深知。趙佶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整理、 複製、 收藏功勞最大。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很多唐代絹本畫,基本上都是趙佶時期 複製的,他編纂了《宣和畫譜》,他獨創了書法瘦金體,他把傳統寫實畫 推向最高峰,爲後世留下了不可逾越的典範,他還爲文人畫在自己畫上題 詩文開了新風,等等,至今都沒有人好好研究。劉萬鳴推崇宋徽宗,他認 爲宋徽宗在那個內憂外患的亂世, 以繪畫彌補了自身王朝漸漸衰落的傷痛, 不知不覺地把中國繪畫推到了極致。這是他通過研究得出來的結論。劉萬鳴也推崇崔白,崔白有《寒雀圖》留傳至今,其畫之高明,無人 可逾越。宋徽宗畫學吳元瑜,吳元瑜又是學崔白的,可見崔白的影響。據 說劉萬鳴爲了研究崔白的《寒雀圖》,曾以真麻雀爲本,一點一點地與原 作對照,以解宋人繪畫重精微之精神。
《抬头见喜》
126x45.7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很多學者、畫家、鑒賞家對明代董其昌推崇倍至,唯劉萬鳴對董其昌 不以爲然。他認爲,董其昌的書畫都很軟弱,難以承載中國書畫的文脈, 更談不上中國氣派和中國精神。其害即偏於弱。書畫之風, 軟弱即俗, 即媚, 即欺世。他甚至說,中國書畫到清代衰敗極矣,皆是董其昌之過也!董氏 的《南北宗論》也在畫壇上起到很不好的影響。董其昌的繪畫思想存在很 大程度的主觀成分,他對中國畫並未完全讀懂,所以我們在研讀董其昌繪 畫理論時,要注意優劣的區分。但因董其昌當時官高,門生多,很多人盲 目響應。這也是劉萬鳴自己的獨立見解,絕不人云亦云。劉萬鳴對「揚州八怪」評價也很低。他認爲,「揚州八怪」的藝術客 觀地說是區域性的藝術流派。其繪畫革新不足以涵蓋整個中國畫壇。況且, 「揚州八怪」 的粗率造型和粗俗筆墨也很難支持其在中國畫壇的長久地位。所以,劉萬鳴曾在多種學術場合對「揚州八怪」藝術有否定之語,但他又 不支持「四王」。這反映了他對傳統的理解,對繪畫見解的正確。總之,劉萬鳴通過對畫史畫論的研究,見解之高,這對他繪畫發展的 影響起到超能量的作用。也可以說劉萬鳴繪畫的發展正和「揚州八怪」反向而行。
《高瞻图》
126.5x54.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四、劉萬鳴成熟的畫法也是經歷了幾個過程。開始他的畫基本上是流行畫 法中的宋元法。比如他先前畫的樹葉,以大筆濕墨分濃淡揮灑而成,畫鳥 也如此。這其實是流行畫法,更多的是吸收了天津幾位名家的筆法,當然 也增加一些自己的筆法。他的線條大多源於元。萬鳴是學者型畫家,他研 究過歷代畫論,也研究過歷代畫法。師宋主要師法北宋,他認爲南宋氣就 弱了。北宋和元代的繪畫中都很少有大片的墨,元不但沒有大片的墨,也 沒有太重的墨。周亮工說:「畫有繁減,乃論筆墨,非論境界也。北宋人 千丘萬壑,無一筆不減;元人枯枝瘦石,無一筆不繁。」元人用乾墨,緩 緩下筆,借以書法筆意,輕重、疾徐,提按轉折,一筆之中,變化多端, 藴藉無窮,故筆畫雖減(簡),而線條內涵無窮,即「無一筆不繁」。宋 人畫山,如范寬之《溪山行旅》,千筆萬筆,每一筆實實在在,但也很簡, 即內在變化不多。比較而言,元人的線條比宋人更進一步。明代後期文人 畫家之所以看不起浙派畫家,就是因爲浙派畫家用大筆濕墨揮灑,外呈氣 勢,而內涵不足。劉萬鳴研究宋元畫法之後,深明此理。他的畫保留了宋 法的嚴謹,形神兼備,但用元人筆法,鬆而柔,緩緩下筆。加之他深厚的 碑學底子,書法筆意變化多端,實中見虛,內涵豐富。而且層層積染,層 次多而厚重。他的線條, 以顫斫之筆, 無一實筆, 無一虛筆, 皆在虛實之間, 即古人說的,實筆虛之,虛筆實之,這是有難度的。萬鳴在明理而後而知 其妙,從而形成了他的獨特畫風。萬鳴的獨到畫法,下筆不過分激動,不費神;不精工細描,不費心機, 這也是傳統的書畫養生法。董其昌說:「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 前無非生機。」就是這個道理。萬鳴的畫風先是得之於天津,後與天津離,不同於天津的畫風,也不 同於北京,不同於全國,乃是他自己的畫風。我曾給畫家下定義:「風格 的成熟,方可稱爲畫家。」沒有風格,不能算畫家,風格不成熟,也不算 畫家。萬鳴畫有風格而成熟,正而不邪,可謂真畫者也!萬鳴畫花鳥、 走獸、 人物, 尤喜畫豬, 我看到他畫了幾十幅豬圖。龔賢 (半 千)說:「物之不可入畫者,豬也。」古人不大畫豬,我查閱宋人的《宣和畫譜》,在《畜獸門》中,畫馬多,畫牛次之,畫犬羊貓狸虎猿等皆有, 唯沒有畫豬者。近人齊白石、徐悲鴻畫豬,也只是偶爾爲之。所以畫豬者 仍很少。萬鳴畫豬, 一是把古人不畫豬這個空白充實一下, 二是他不忘本根。他生於農村, 少時見到豬是常事, 農家沒有不養豬的, 他對豬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畫豬尤下工夫,他畫了一個長卷,上有一二十隻豬。他畫《田間》 《悠哉》《踏青》《觀秋》《秋意》等都以豬爲主體。他畫的豬也不同於 齊白石、徐悲鴻等。他也是用元法化宋之法加之他自己的短戳筆法而畫成, 萬鳴畫的豬,不但畫出豬之形狀,豬之精神,更畫出各種豬的特色和性情。這不僅是他的功力所致, 也是他愛豬的精神所致。時人有曰:「齊白石畫蝦, 徐悲鴻畫馬,黃胄畫驢,李可染畫牛,劉萬鳴畫豬,具得其神。」所言據 實而合情理也!
《古木狸影》
126.5x54.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五、繪畫之成功, 必歷三境界,「始則神於好, 中則精於勤, 終則成於悟。」 但路子正是關鍵。當然,路子也包括在「悟」之中。萬鳴認爲,中國人畫中國畫,絕不能用西畫替代中國畫。西畫的完善 應由西方人去完成,西方人有西方的文化背景,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文化背 景,以西畫替代中國畫是非常無知且必然失敗的方法。李可染也說我的畫 當然要再向前邁進一步,但不能邁到西洋畫那裡去。中國畫自有偉大而高 超的歷史,繼承中國畫的傳統,當然也可以適當吸收西畫中可用之法,發 展中國畫,使之獨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用西畫替代中國畫,無疑泯滅了中 國畫,也損壞了西畫。劉萬鳴堅持中國畫的傳統,並完善之,發展之,這條路是正確的。在 劉萬鳴的作品中,他求意,並始終強調造型的嚴謹和歸納。他畫過大量的 素描,有著嚴謹的西式造型方法,又呈現出中國式圓融而具內涵的造形理 念。在他的中國畫作品中,其將經典的西方繪畫語言恰如其分地融入在畫 面之中,化之而生輝,巧妙而得體。萬鳴非常推崇徐悲鴻的藝術,他認爲 作爲繪畫者自信的前提應具包容之胸襟。徐悲鴻畫人物、花鳥、走獸,得 體的造型,完美的中國精神,自然也有西方繪畫語言在其中發揮著作用。所以徐悲鴻的作品有別於古人,這與他化西爲中的理念是分不開的。萬鳴 有著正確的學術之路。在正確道路上發展,才能取得高超的藝術成就。從縱向上比較,宋人花鳥畫嚴謹、精確,用筆實,設色厚,元代花鳥 畫淡雅而瀟灑。明清大多是大寫意,水墨淋灕。明之陳淳、徐渭,清之八 大山人、揚州畫派,清末海派,皆屬大寫意花鳥畫一路。近現代花鳥畫大 多傳吳昌碩、 齊白石一派。劉萬鳴的花鳥畫和這一派完全不同。從橫向上看, 當代的花鳥畫除了延續吳昌碩、 齊白石系外, 也有師法宋的, 也有師法元的。但師宋明顯的似宋,師元的明顯的似元。而劉萬鳴「以文化宋元」,他先 與宋元合,後與宋元離,是真正的師法宋元而化之,不同於古,不同於今, 自成一家之法,在當今畫壇獨樹一幟。
《花鸟写生》
49.5x39.5 纸本设色 2015年
繪畫是小道,但必以大道爲基礎才能成功。大道就是家國情懷、民族 文化的前途, 是高尚的人品, 闊大的心胸, 高雅的情懷, 要多讀書, 讀好書。萬鳴首先是一個自成一體的藝術家,他同時還擔任著重要的行政領導 職務,有著家國情懷。對於畫家和領導二者之間的比重和時間分配,他總 是能夠處理得當,這也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他謙虛做人,對待工作如 同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聽朋友講,一次他在國家博物館佈置 館藏佛造像,爲了擺放效果,他反復推敲,上下左右,來回關照。花費了幾天的時間還不滿意。這種執著之情,正是藝術家本真的反映,也是人格 的呈現,令人敬佩。他樂於助人,尤其樂於幫助弱者。他自己說這是受他老師的影響。我 認爲這是他的天性所致。所以古今往來,爲官者爲藝者皆以大道爲基礎, 以德善行於世,所謂小道也必不小。如果不以大道爲基礎,小道就是小, 小技而已。劉萬鳴好讀書,讀好書,學習理論,明理而知道,堅持以涵養 自己的心胸和情懷爲主要目的。「古之學者也爲己」,己爲好了,人格高 尚了,知識淵博了,爲官自然公正,爲藝自然高雅。萬鳴年剛屆知命,底子厚,知識淵博,畫品高標,人格高尚,其畫以 古開今,高標立意,確開一代新風。
二〇二〇年十月一日於中國人民大學
陳傳席(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
《花鸟写生》
49.5x39.5 纸本设色 2015年
《君子图》
25x7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蔬果香》
33x6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蔬果香》局部
《踏青》
54.8x46.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田间》
56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观秋》
57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悠哉》
56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得封》
45x31cm 纸本设色 2017年
《虎子图》
45x3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虎子图》
45x3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虎子闲逸》
30x4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护犊图》
33x4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秋瓜香》
35x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晚溪》
45x3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溪岸听泉》
47.5x47.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瓜熟图》
33x3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狡兔意果》
30x6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狡兔意果》局部
《吉禅平安》
45x3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香瓜怡人》
32x7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秋湖独立》
25x7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小黑哥》
30x4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长寿图》
68x32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写生长卷》
150x35cm 纸本设色2015年
《长寿图》
45x31cm 纸本设色 2019年
《耄耋春酣》
70x34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秋意图》
45x3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背影》
40x2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大安康》
40x4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大吉祥》
40x3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得封》
40x4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果香》
40x2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秋熟觅趣》
40x3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甜瓜图》
35x4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甜瓜香圃》
40x4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山水》
17.3x15.8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17.3x15.8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17.3x15.8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24.5x16.7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24.5x16.7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27x18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27x18cm 绢本水墨 2021年
《山水》
27x18cm 绢本水墨 2021年
《人物素描》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25x16cm 绢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25x16cm 绢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25x16cm 绢本素描 2019年
《人物素描》
25x16cm 绢本素描 2019年
《人物素描》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25x16cm 绢本素描 2018年
《人物素描》
25x16cm 绢本素描 2018年
来源:墨真书画院
编辑:范家乐
责任编辑:王布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