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争光的亚运会亚军、自小练习马拉松的专业大咖、跑赢地铁的跑团团长——
他们都曾是各自跑圈里的“大神级”人物,如今却都相继走上了教练岗位。
从台前走向幕后,他们的训练时间或许有些许减少,他们争取荣誉的机会或许并不如以往那么多,但对于跑步的热爱却丝毫没有改变。
今天,小跑就与大神们来场零距离的面对面,让他们与大家分享下作为跑步教练的那些感受,也听听作为专业教练的他们,对于我们业余跑者提出哪些专业的建议!
首先,先带大家简单认识下三位大咖:
跑步初学者在完成人生的首场马拉松前,他们应该先学会什么,又最容易遇到哪些问题?
金源,亚运银牌得主:
我觉得初学者最先需要学会的,是了解自己身体的状态。刚开始的一两个月,会有一段兴奋期,每天都想刷更远的距离,但这其实是很危险的想法。
对于接触跑步不久的跑者来说,控制住慢跑的训练量是很重要的。在缓慢增加跑量的同时,要提高你的基础训练,让关节可以承受住这种负荷。基础训练主要是指核心、腿部力量的训练。
其实,衡量自己身体状态的最简单标准就是,跑完要还有余力做其他的事情,吃得下饭、能继续工作。
陈金洋,退役马拉松运动员:
量力而行,很多人单纯地认为跑得快、跑得多才是进步,但衡量进步的标准有很多。对于减肥的人而言,体重下降就算是成功;对于以社交为目的的人而言,能认识到朋友就是成功。
除了金老师提到的基础训练外,要在饮食上保持均衡,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少女孩子都很抗拒馒头等主食,但其实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是非常快的,它能直接转化为糖原为我们所用。
沈巧麟,跑团团长:
我自己 也曾是业余爱好者,也看过身边很多人受伤。不注意热身、拉伸,都是重要的原因。
常常有朋友跟我说,“我只用了一两个月就跑了半马。”但我却不为他们感到高兴,只是反问他们,“你们的膝盖是不是不舒服?”而答案往往是肯定的。
在学习跑步的最初阶段,要多了解一些运动的理论知识,我认为心率就是一个很好的测量手段,能帮助我们监控心脏的工作情况。
通过训练,一些人能在(每分钟)190的心率水平上坚持2个小时,但对于初学者来说,150以下的有氧跑才是比较合适的。
你们都曾在马拉松比赛中做过“兔子”(领跑员),而这也几乎成为了每位教练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初学者而言,“兔子”是跑马赛道上的最好老师。
那么,参赛者们究竟能从“兔子”身上得到哪些帮助呢?
陈金洋,退役马拉松运动员:
除了要有稳定的配速和经验外,还需要很强的服务意识,去服务跑者,而这需要你有很丰富的参赛经历才能做到。
一般而言,在一些相对较慢的配速段,Pacer(领跑员)会随身携带能量棒、水等补给,并用小音箱一路播放音乐,让选手们跑得更放松一些。
我一般的配速在330或310左右,在这些较快的配速段做Pacer,你的嘴巴要一直不停的说,提醒选手动作是否有些变形,跑得会不会太快,到30公里这个极限点的时候,要主动去鼓励大家。
金源,亚运银牌得主:
我一直很自豪,自己是很专业的Pacer。
无锡马拉松赛,我作为Pacer,身后跟着十多个男生。比赛全程我没有喝过一口水、吃过一点补给,而是一直在帮他们拿水,提醒他们配速。
每公里,我的的配速都能将误差精确到2秒钟左右。比如之前,我做“330”的“兔子”,最终的完赛成绩就是3小时29分53。
一个好的Pacer,在跑步的过程中要愿意去喝跑者沟通。跑到不同段落,要给跑者不同的提醒。比如说,起跑的时候提醒大家不能太兴奋;十公里过后,要根据大家的状态,看大家的表情与脸色,适时提一两秒的速度。这种程度的提速,他们可能感觉不到,但却非常重要。
沈巧麟,跑团团长:
好的Pacer要对这个城市很熟悉。多远的地方有一个厕所?多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型补给点?在多少段之间没有补给点?都得熟记于心。最重要的是,提醒跑者还有多远会有上坡路段,因为上坡前要吃东西,摄入糖原。
赛前,要对赛道信息足够了解,才能及时与跑者分享。其实,每次上马,组委会的赛事手册上都有这些信息,但很多跑者都不会太关注这件事情。
Pacer自己也常常会出问题。比如出发时踩了别人脚、赛前突然肚子痛,都会影响自己的状态,因此你的最快成绩至少要比你的配速快半小时左右。
其实,虽然Pacer的完赛成绩看似不如自己的PB快,但浪费的体力却丝毫不少。一路上,你必须以恒定速度来跑,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状态调节快慢,还是比较辛苦的。
好啦,听完大神们传授知识,接下来,让我们再来了解下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
从跑者转型教练,大家都各自遇到过哪些困难?
金源,亚运银牌得主:
运动员注重个人成就,但成为教练后就要学着为团队服务。很多细节做运动员时觉得理所当然,当了教练就会意识不到需要去提醒学员。
比如,赛前的热身、补给,以前我们都是自己看着手表去完成。但多数普通跑者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去提醒他们完成。
陈金洋,退役马拉松运动员:
以前训练的时候,教练员都是传统印象里的那种很严厉的样子,督促你把计划完成。在进入Nike NRC担任教练后,曾去纽约接受过培训。
培训教会我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激励他们去完成新的挑战。
沈巧麟,跑团团长:
跑团的活动更像是朋友聚会,并不像做教练时候那样有一个完全训练的环境。做教练要注重更多细节,要学会制定更完善的训练计划。
做教练之余,你们自己的日常训练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呢?
金源,亚运银牌得主:
的确会有影响。因为你要上去讲课,要掌控流程,没有太多时间去跑步。不过不会下降太多啦!
很多人都会觉得说,运动员不愿认输,成为教练跑得慢了心里会不会有障碍。其实,我觉得不会啊,即使跑得慢了,还是比一般人都要快哈哈哈。
平日里,自己也会去慢跑,Nike也会给我们安排训练课。做运动员的时候,参加几场比赛都是指定的。现在没有专业的负担的时候,反而就去享受比赛,我只跑我喜欢的那些比赛。
陈金洋,退役马拉松运动员:
自己也会跑一些长距离,因为每周课程挺多的,希望能把做教练的时间和自己训练的时间结合起来。
去年,因为心肌炎,我曾在一次做Pacer时中途退出,也希望能够在今年努力弥补这样的遗憾。现在我的身体状况已经好了很多,也会一直跑下去!
沈巧麟,跑团团长:
会有很多事牵扯精力,速度会有下降。以前可以一周五天健身房,现在会少一点,但对跑步的热爱不会变 。
我比较喜欢跑越野和长距离。在成为教练前有一次去云南那旅游。正好之前跑团里有人沿着泸沽湖跑了一圈(50多公里),我就想着要不绕着大理的洱海跑一圈,结果就大晚上的一个人跑了118公里。
现在还会坚持一年至少一次百公里,和朋友们一起跑一下。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