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核酸检测是如何进行的?随申码是如何产生的?野生动物如何和人和谐共处?……今天下午,上海自然博物馆品牌科普活动“与科学家面对面”为公众搬来了一个干货满满的科学集市,30多位公共卫生、医疗健康、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专家,以线上微讲座和线下科学集市的形式为大家解读新冠疫情,传播公共卫生知识,展示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的最新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探讨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变。
华大基因展位前,一个充气的白色模型很吸引眼球。他们把“火眼”实验室模型搬到了现场。据介绍,“火眼”实验室主要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重任,这种实验室通过气膜方式搭建,能够在短时间内搭建完成,实现快速响应。目前,华大基因在海外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共58个,分布在17个国家(地区),最大日监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
“火眼”实验室。沈湫莎摄
核酸检测是怎么样的?华山医院感染科“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医生们一边在模型上为大家演示,一边详细讲解一个鼻拭子的“前世今生”,从采样、实验室扩增到安全回收,每一步都需要科学、严谨处理方法。
除了新冠疫情的内容,各种公共卫生知识也在科学集市上亮相。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展位前,科研人员演示着在野外工作时的真实环境,科研人员需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佩戴上装有过滤净化设备的呼吸器,随后就能开启“无菌式”的作业。
口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亲密“伙伴”。生纳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用人工血管的纳米纤维技术研制的N95抗病毒口罩,纳米纤维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已经获得了11项技术专利。
新冠疫苗究竟该不该打?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是不是心理出现了问题?今年的“与科学家面对面”还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合作推出了联名微讲座,通过B站线上直播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讲座邀请了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众多业内大咖科学家就大家关心的公共卫生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反响热烈。
作者:沈湫莎
图片:除注明外为上海科技馆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