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又是虚拟现实,你是不是快烦透这个词了,今天在上海科技馆举行的《虚拟与现实的较量,VR技术该何去何从》讲座上,我们来说点不一样的,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看看虚拟现实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虚拟训练?那不靠谱
给虚拟世界中的病人做上成千上百台手术,于是一个“菜鸟”摇身一变就成了“大神”,这样的设定是不是很带感?虚拟现实被许多人认为可以用来训练外科医生、消防员、飞行员等需要大量“经验值”才能成为熟手的职业中,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李峙却对此坚定地打出了否定牌。
李峙表示,虚拟现实是采用计算机生成的电子刺激替换自然刺激,诱发大脑形成特定感觉,简言之虚拟世界看到的景象与现实世界并不完全一致。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同是虚拟世界中的空间被压缩了30%。于是当一个在虚拟手术台上得心应手的医生脱下虚拟现实眼镜准备为现实中的病人开刀时,他发现现实空间与虚拟世界中不一样了,这对于要求精准的手术来说是致命的。
由于虚拟现实会造成空间认知错误,因此虚拟现实设备生产商Oculus和THC都表示13岁以下儿童不宜用VR,因为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过多沉浸在虚拟世界对造成认知偏差。同时李峙还表示,有研究数据表明虚拟现实技术会助长暴力行为,这种影响要比文字、图片、视频强得多。
“灵魂出窍”治疗抑郁症
许多实例表明,当人处于濒死状态时,会产生一种身体变轻,飘荡到上空看着身体的感觉,类似于“灵魂出窍”,现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科学家们已经将这种方法用于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先用虚拟现实创造出一个有抑郁症状的小孩,在抑郁症患者情绪比较稳定时,让他们去安慰这个孩子,如果他们用温柔的语气讲话,小孩会停止哭闹。计算机会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创造出一个和抑郁症患者一样的“分身”,当抑郁症患者发病时,这个“分身”就会把他们对小孩子说过的话、说法的方式完全呈现出来。
伦敦大学用这种方法为1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一个月后,9人表示抑郁症状有所缓解,其中4人认为症状明显好转。
李峙说:“通过观察自己的虚拟人物,抑郁症患者有一种如同照镜子的感觉,他们对小孩说的话符合他们对自己病状的解读,也是容易被‘自己’听进去的话,这种换位思考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减轻症状。”
虚拟现实能增强自信,减少种族歧视
虚拟现实在心理学上的应用在电影《头号玩家》中有许多体现,比如电影女主角在现实中面部有块红色的胎记,男主角也有些虚胖,但是一到虚拟世界中,他们就化身为身材完美的俊男美女。李峙认为,当人们进入虚拟社交世界,许多现代人头疼的问题都将无足轻重。
胖子也好矮子也罢、颜值不那么高的也无所谓,虚拟现实世界中的外貌能够随意改变,而当人们长久以虚拟外貌进行交互时,本人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另有一项研究表示,当一个白人在虚拟世界中使用一个黑皮肤角色时,他对种族的偏见也将削弱。总而言之,未来虚拟社交这一天到来,那么颜值当道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因为在那里外貌只是一堆数据,而一个真正的以有趣的“灵魂”吸引人的时代将会到来。
作者:沈湫莎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