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杨亚琴)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同时,我国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的过关期。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闭幕后,《人民日报》 刊发评论员文章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出“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之后,中财办在介绍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时强调,对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要摸清情况,妥善解决。由此,“灰犀牛”概念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那么,“灰犀牛”究竟是什么? 我们该如何正确识别、及时采取措施防范“灰犀牛”呢?
“灰犀牛”的三个标志性特征
如果说“黑天鹅”是指那些极其罕见的、难以预测却可能会对市场或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小概率风险事件,那么“灰犀牛”则是指那些发生概率极高、事发前有迹可循且影响巨大的潜在风险事件。在经济学家的“动物世界”里,“明星”黑天鹅与“新星”灰犀牛是有关联的:“众多黑天鹅事件背后,是不断汇聚的高概率的灰犀牛式危机。”
美国学者米歇尔·沃克在 《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 一书中,提出了“灰犀牛”的三个标志性特征:首先,引发危机的概率非常高,且危机爆发前都有明显的信号或前奏。其次,应对者对风险问题的严重性识别不足或选择性忽视。第三,灰犀牛很有可能导致爆发性的致命攻击,引发灾难性的结果。
从现有的经验来看,“灰犀牛”往往先兆明显。但事实上,人们却“熟视无睹”“视而不见”,错失最好的控制和处理风险的时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一是“灰犀牛”自身的复杂性和迷惑性。“高概率不等于百分之百的确定性”,识别“灰犀牛”风险具有一定难度。表面上看,一头温顺的“灰犀牛”并不具有现实危险,只有专业的“驯兽师”才知道这头“牛”的喜怒哀乐,普通人并不知道何时会惹怒它,因此,他们往往想当然地搁置“防御计划”。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华尔街几乎所有投资人都意识到美国债券市场价格虚高,且价格迟早会降下来,但由于市场下跌时间及下跌方式很难准确预测,大多数投资人仍相信市场上涨趋势,市场泡沫因此越来越大,直至崩盘。
二是思维惯性导致对“灰犀牛”风险的忽视。人们因思维惯性往往更关注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选择性地忽视对自己有害的一面。如掀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冰岛,在危机爆发以前,长期以来外国人存款源源不断地涌入冰岛,带来了市场繁荣、投资利率高的“假象”,而事实上冰岛三大银行里的钱已达到其整个国民经济总额的11倍,美元流通量已远远大于本国货币流通量,这意味着冰岛市场崩盘迫在眉睫。但许多人只沉溺于自己的高收益,而不关注日益迫近的风险。这样一头“灰犀牛”一旦启动,直接导致冰岛国家主权信用一落千丈,并连锁引发整个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
三是缺乏应对“灰犀牛”风险的积极态度。应对“灰犀牛”风险的最佳策略就是预测其爆发路径并及时做出应对。但是,基于人类拖延的惰性以及这种惰性产生的种种原因,如原有的体制设置无
法应对突发情况发生,如人力财力不足、决策程序复杂等等,造成应对者得过且过逃避责任的惰性。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海菲茨所说:“改变现状会激发矛盾,让隐藏的内在冲突浮出表面,挑战传统的文化氛围。”这就导致了“灰犀牛”危机爆发时仍得过且过,以至酿成更大灾难。
知危图安, “灰犀牛”潜在风险可以预测
与”黑天鹅“的“任性”不同,“灰犀牛”的潜在风险是可以预测的。从金融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防患于未然的关键举措在于:
——防微杜渐,做到“四早”。防范此类风险需要“早发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早发现”就是要通过运用当前大数据带来的各类新技术和新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摸清情况。“早识别”就是要精确评估和准确分析出“灰犀牛”问题的程度级别,深入了解其危害性。“早预警”就是要在发现灰犀牛式危机后,提醒其他人防范危机和制订解决方案,以及把计划转化成行动等。“早处置”就是在“灰犀牛”危机爆发时,要做好危机排序,明确工作重点,形成有效应对的措施,及时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守土有责,做到“四明”。一是明确监管主体权责范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前提就是要明确监管主体权责范围,遵循“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将责任落到实处。二是明确监管对象身份特征,要针对当前技术创新带来的金融创新业务,转变原有机构监管的思路,按照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理念,开展相关的监管服务。三是明确监管的内容实质,要紧紧围绕金融稳定的目标开展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四是明确对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置手段,进一步明确金融立法,做到依法规范、依法追责和依法维稳。
——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四类经济。金融的实质是使金融的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金融需要回归本源,首先要回归实体经济和实业的本源,加大对创新型经济、民生经济、绿色经济和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杠杆率。其次要回归信用的本源,实现金融以信用为基础和支撑的本质,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主动作为,做好“两个对接”。实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无缝对接、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对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通过央地之间的互动形成监管合力。各监管部门之间也应该树立责任感和危机感,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目标出发,主动跨前一步,形成业务和监管对接,从而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地带。
——加强信息互动,做到“三通”。避免各自为战,必须做到跨部门、跨时间、跨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包括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同时期金融数据的对接和跨地区的信息互通,从而有效防止金融市场中的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现象发生。
实际上,风险与金融与生俱来。我们能做的是,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不要让金融风险变成金融危机。认识到“灰犀牛”的存在,可以增强忧患意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米歇尔·沃克说,或许,我们可以和可恶的“灰犀牛”做朋友。
(作者分别为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