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执政百多日以来,着力推进全方位、等距离、多元化外交。马尼拉深信奉行独立自主、追求自尊、平等互信的外交路线,更有助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平衡东西、睦邻周边、拓宽半径、聚焦合作、促进发展,服务于国内大局。
基于不树敌、不对抗的外交新思维,杜特尔特总统对菲美、菲中、菲日关系谋“势”运“形”,改变了对美“一边倒”及对华“一根筋”的外交政策,力推菲中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其关于解决南海争议的思考也与中国相向而行,态度真诚、效果正面,值得称道。
菲律宾扼西太平洋联通印度洋之要冲,独立70多年来,在外交、安全、军事上对美“严重依赖”,从未对菲美同盟关系应循方向做过深度反思;奥巴马政府出台“亚太再平衡”战略后,阿基诺三世政府投怀送抱、甘受摆布,其向海牙国际法庭提出所谓“南海仲裁案”,投靠美日,邀功请赏之意路人皆知。
冷战之后,西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中邻美”与“中邻日”两大关系的互动逐渐清晰,在诸如政治、经贸、海洋、安全等领域,华盛顿勾连东京,不遗余力地向中国的邻国发功运气———挑唆、离间、分化,诱压一些国家与美日为营,搅局南海,抗衡中国,加剧紧张。
马尼拉外交调整变线,杜特尔特对美毅然说“不”,并决定“在经济和军事上与美国分手”,宣传“中菲俄三国将共同对抗世界”。此言一出,满局皆惊。其“疏美近中”外交实践的影响面与冲击波,已远远超出双边关系架构,向地区安全形势辐射。战略界倾向于认为,南海的“地缘政治格局或将为之一变”。
马尼拉与北京强化合作,势将导致美 日主导的军事合作型外交首当其冲———遏制中国战略被釜底抽薪,同盟关系“被越顶”,对华包围网“被撕碎”。除美菲、日菲关系“被调整”之外,美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双边关系亦产生涟漪,变动在即,挑战不谓不大。
菲律宾调整外交的示范效应及连锁反应将令美日忽悠东盟、抗衡中国更难遂心愿。一家台湾媒体颇有眼力,其援引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中国事务顾问贝德的话说,“真正的破坏性在于美国在该地区最长久的盟友被诱入不结盟状态”,“对马、越、泰、新与印尼都是极具破坏性的信号”。
更吸引观察家眼球的是,2017年菲律宾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马尼拉启动此轮“与华为善”外交,势将对整个地区产生正面辐射效应,推动泰、马、印尼及老、缅、柬等东南亚国家加大“大国平衡”外交力度,增进与“近邻”中国的更紧密共同利益,并加大“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力度。南海地缘政治将发生重要变化应是不争事实。
面对马尼拉的外交调整,美日官方口径一致,频频表示,“外交应是加法而非减法”,“欢迎中菲建立更紧密关系”。此番表态看似淡定从容,宠辱不惊,实则言不由衷,口服心不服———中菲关系乃至中邻关系站上新起点,意味着美日联菲攘华政策步入终点。
“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规律如此,国际关系领域亦应如此。菲美分道扬镳,证明靠冷战思维维系同盟关系越来越力不从心。各国理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聚焦合作,服务发展。美日不应不识时务,再搞一个“菲律宾第二”来补强亚太“再平衡”战略,而应放弃零和角力思维,做好“中菲美”“中菲日”关系的加法,算好“中邻美”“中邻日”关系的乘法,才是正道。
文/陆忠伟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