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渡船上的两个必谈话题
作为一位帮助众多外国人探寻“魔都”魔力的法国伴游,久居上海的杨赛琳(中文名)设计了条独特的旅游路线。其中,最出名的是———水游上海!
“这条线路起于浦东滨江大道———但是,在那里我们鲜少拍照,而是一边散步一边和他们讲述‘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它是如何从镇发展为城的?黄浦江和苏州河有哪些历史渊源?”
随后,赛琳会带领大家乘轮渡船横渡黄浦江。在船上,通常有两个文化话题会被大家讨论:
第一个话题,是和轮渡船有关的故事。“上个世纪的上海人,要骑着自行车乘上这样的船上下班———这样的历史故事,让每一个异国游客可以切实感受到上海独特的人文生活。”
第二个话题,是介绍中国古代人的智慧结晶:船和指南针。从“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的伟大发现,到对磁场的利用———指南针的发明,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趣事,“非常值得讲述!”赛琳本人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爱好者,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在大陆居住十载,她的普通话讲得非常“漂亮”。
下船后,赛琳会带着大家从渡口步行前往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在路上,我会为他们讲述一些和水有关的成语,还有水在中国文化里的特殊涵义。比如,开玩笑地说:‘刚到中国,要当心水土不服啊!’。”赛琳说,由于中国语言的诙谐性及中外文化的差异,外国游客对这些内容通常都非常感兴趣。
一路上,边走边聊,没有终点。“我们不会贪求看尽所有的风景,而是要领悟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这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会在此过程中比较中外文化:这个国家和自己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点、这个城市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有哪些不同点……旅游不是科普,但却是思索!”
为什么去乍浦路吃饭
赛琳常说,外国人在上海的旅行,与中国人看上海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角度。”
“在饮食方面,我们选择的用餐地点通常在乍浦路。”乍浦路,其实早就风光不再,不过平民化的风格犹存。赛琳说,乍浦路可以“按照要求烧出欧美客人心目中的中国菜———没有味精、鸡精、少盐少油、多红枣;还有,有汤的蔬菜,少刺的鱼。”这一点,特别让“歪果仁”喜欢。用餐时,赛琳会以中医学的角度介绍每一道菜,“外国人很喜欢中医学,他们认为中医有利于养生,是非常有益健康的。”
建筑方面,外国人特别喜欢中西交融的海派建筑。他们会花一点时间走小路,亲自寻找海派文化建筑的遗址。如今,很多海派建筑都被改造成创意园区、创业园区,老外们喜欢一路探寻并回忆上个世纪的历史,“比如在虹口,看到某个海派式屋塔,就会回忆1933的故事。”
上海老城厢依然对外国人具有别样的魅力,到老城厢实地探寻、在路上和老人聊天,是老外伴游们的必修课———所以,他们对老城厢非常熟悉。值得一提的是,熟悉上海乡土风俗的老外伴游们很尊重老城厢里的居民。有一次,赛琳带团去老城厢,几个外国游客好奇地抓拍弄堂里的人,赛琳看到后立刻阻止:“你们和我在一起旅游,不能这样拍照,因为这里是居住的地方,不是动物园,要懂得尊重人! 拍照可以,但要先征得他们允许,而且要和他们一起拍。”现在,赛琳的客人们在回国后会将拍好的照片寄回来,制作得非常漂亮,让赛琳去送给他们的“模特”———老城厢的老人们在收到这些照片时都非常感动。
“旅游,不是为了拍照,而是深入体验;来这里,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是为了分享快乐;我们不仅是过客,更是参与者。这才是对沿途风景最好的珍惜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