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按触摸屏控制红细胞躲避PM2.5颗粒袭击、戴上VR眼镜“摇头晃脑”感受钍元素在核反应堆中的变化……2日下午,“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2016”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主要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兴趣和求知欲为目的,展出的20项成果皆出自今年1月15日中科院发布的25个“十二五”期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项目。
读懂“天书”,脑洞大开
展览创意设计了用诙谐语言解析成果原理的科学漫画墙、吸引观众参与的电子游戏竞赛、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的互动实验区。“从一个简单的实验看到现象,从而脑洞大开应用到生活中。”展台前,面对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设计分子世界”展台展示了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基础与器件的研究成果。展台前,孩子们可以通过简单地吹气“点亮”桌上的红、黄、蓝三盏小灯装置。其原理是使气流作用于装置内置的厚度小于0.1毫米的超薄人工分子材料上,持续吹气可使小灯亮得更久。
据了解,分子的结合与组装可形成具有特殊光、电、热、力学等性能的分子材料和器件,这些材料与器件是能源、环境、信息、健康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团队的相关成果有望在未来生产出“轻于鸿毛,薄如蝉翼”的可穿戴电子健康监测设备、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合成新材料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作为生物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读懂‘天书’”展台展示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神经疾病靶点研究”,孩子们可以通过手指控制屏幕上的卡通小猴对着镜子“挤眉弄眼”来直观体会。
据了解,大脑中的上千亿个神经元通过发出微小的电脉冲进行相互交流,对人体运动大到行走、小到抬眉的一举一动“发号施令”。但一直以来,这种电脉冲信号交流方式就像本“天书”,人类不知如何才能读懂它。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在解决人类发育性脑疾病、抑郁症等疾病成因及防治都将发挥关键作用。
将赴各地进行巡展
观众可以体验“黑客克星”以量子通信秘籍护送密钥躲避黑客攻击的游戏;通过手机增强现实设备,观察缠绕30纳米染色质模型,从而发现细胞中所隐藏的生命体奥秘;还可走入实验室,体验我国研发的世界领先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技术,“见人所不能见”,并亲手组装产生深紫外光的核心器件……
为适应小朋友的观展需求,展览特别推出动画、模型、视频等生动的形式,由中科院相关研究院和高校组成的志愿讲解员们也将在展览期间陪伴观众深入细致地了解展览精髓。为配合展项进行深度解读,还将在中国科技馆多功能厅举办“生命的奥秘,迷人的双螺旋”、“生活中的数学趣题”、“‘悟空’邀你一起探索宇宙奥秘———漫谈中国空间科学卫星”、“从黑铜时代到白铁时代:高温超导漫谈”4场科普报告。观众也可以通过登录巡展专题网站和移动App、“科学大院”微信、中科院之声微博等其他途径丰富观展体验。
据悉,为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和最新进展,中科院自2012年起推出科技创新年度巡展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2个省、区、市,累计超过250万人次参观。4年来,该活动已成为中科院重要科普品牌,也是展示中科院重大科研成果、科研进展的重要窗口。本次巡展将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至8月31日,之后将赴京外进行巡展。
文汇报驻京记者 周渊 (本报北京8月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