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的今天,2008年1月 18日,北京时间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拓展阅读:中国科学考察队南极考察近况
“雪龙”号时隔16年再访智利蓬塔港补给物资
新华社“雪龙”号1月16日电(记者朱基钗)“雪龙”号极地科考船16日抵达智利的蓬塔港补给物资,并将向当地的市民社团组织代表开放参观。这是“雪龙”号时隔16年再次到访蓬塔。
“雪龙”号于10日结束在南极长城站的卸货作业后出发,在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展开了4天大洋科学考察,然后向北穿过德雷克海峡,到达南美洲大陆的东岸,经过麦哲伦海峡抵达蓬塔。
据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领队秦为稼介绍,“雪龙”号将在蓬塔补给油料、淡水和蔬菜、食品等物资。已经结束科考任务的11名第31次南极科考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和18名第32次南极科考大洋队队员,将从这里下船,乘坐飞机回国。另有14名科考队员也将从这里上船,执行下一航段的科考任务。
“在‘雪龙’号航行途中,更换科考队员来执行不同航段的科考任务,体现了南极科考组织模式的一个进步。”他说。
秦为稼还表示,智利海军等有关部门和中国驻智利大使馆21日将联合举行仪式,欢迎中国科考队的到来。为了让蓬塔市民了解中国南极科考,“雪龙”号届时将向当地的市民社团组织代表开放参观,科考队将选派队员现场讲解。
在结束物资补给和各项外事活动后,“雪龙”号计划于23日离开蓬塔,前往南极罗斯海地区,执行下一阶段的科考任务。
蓬塔靠近南极,是许多国家南极科考船只的重要补给站,并有定期往返南极半岛的飞机。“雪龙”号上次到访蓬塔是2000年1月。
南极昆仑站全站设备成功投入运行
考察队员正在对昆仑站主楼房间进行装饰。
昆仑站主楼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
中国海洋报讯(特派记者 吴琼)“这个温度感觉很暖和啊。”“参与建设好几年,终于可以入住了。”……1月14日,昆仑站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灯光照亮房间,供氧系统正常运转,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昆仑队的队员们纷纷从内陆车队生活舱中搬进昆仑站主楼,并对“新家”赞不绝口。这也标志着中国南极昆仑站实现动力设备和供氧生命保障系统联调并稳定运行。
昆仑站主楼分为住宿、活动、保障3个区域,由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卫星通讯、厨房、浴室、厕所等单元组成。1月1日~14日,昆仑队队员经过14天紧张有序的工作,克服极寒、高海拔、低气压等恶劣环境影响,将相关发电机组、制氧装备和锅炉取暖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将室内门、窗、地板擦拭一新,确保达到入住条件。“只有确保供电、供暖和供氧都没有问题,才能实现入住。”昆仑站站长金波表示。目前,昆仑站主楼9间房内的18张床位已经住上了考察队员。
2009年1月27日,昆仑站主体建筑建成,实现了我国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此后,先后历经第28次队完成二期项目建筑(设备间)搭建,第29次队对二期项目建筑进行改造,第31次队安装、调试有关设备,到今年完成系统联调及设备试运行,终于达到入住条件。4次内陆队在昆仑站累计工作近90天,如同蚂蚁搬家和蜜蜂筑巢,终于实现阶段性目标。按照规划设想,3年~5年后,昆仑站有望扩建为可以满足科考人员越冬需求的常年站。
昆仑站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考察站。该站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的冰穹A地区,被世界各国科学家视为开展冰芯研究、天文观测、大气观测监测等前沿科学领域研究活动的理想天然实验室。然而,这里地处冰盖高原,遥远荒寂,年平均温度达-58.4℃,是地球表面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也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秦为稼表示,昆仑站全站设备成功投入试运行,表明昆仑站可以不必依赖内陆考察车队即可运行。随着未来航空手段的发展,昆仑站的综合效益将日益显现。秦为稼说:“该站实现入住将为我国在南极内陆地区实施重大科学考察计划,建立业务化极地监测和后勤支撑体系,建设国内极地科学创新研究与共享平台,提升极地科学研究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南极科考队顺利抵达昆仑站
据新华社“雪龙”号12月30日电(记者 朱基钗)记者通过铱星电话从昆仑站获悉,经过15天1200多公里的艰难跋涉,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内陆队——昆仑队于当地时间12月30日17时20分抵达中国南极昆仑站。
昆仑队的通讯员刘博文通过电话对记者说,在向昆仑站行进的过程中,28名昆仑队队员经受住了南极内陆白化天、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以及软雪带、雪丘密集区等特殊地形的考验,克服了高寒缺氧等困难。目前,所有队员身体状况良好。他们12月31日前往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海拔4093米)举行升国旗仪式。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领队秦为稼表示,今年昆仑队将对昆仑站的各项设施进行完善,使该站更好地满足科考队员的居住条件。他介绍说,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计划于明年1月5日后,在天气状况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从中山站至昆仑站的首次试飞。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北京日报、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