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许旸
鼓舞激励一代代新闻出版人的韬奋精神,如何在新时期继续成为引领新闻出版界的旗帜?昨天在沪举行的纪念邹韬奋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上海新闻出版界共话韬奋先生的文化理念与革命风骨。
邹韬奋是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堪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典范。他对自己的定位是:要做“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一生孜孜追求“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出席座谈会的新闻出版界人士表示,互联网时代对出版品牌影响力、出版人的专业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传播路径有所变化,但新闻出版人担负的社会责任没有改变,老一辈新闻出版人的优秀品质与崇高风范不会过时,后辈必须让韬奋精神薪火相传,以最大诚意创造推出文化食粮,续写新闻出版史的浓墨重彩篇章。
尽心尽力服务大众,全心全意推动文化普及
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邹韬奋主编或主办了“六报一刊”。其中《生活》周刊创办于1925年10月,起初多刊登职业教育信息,邹韬奋接手后,大刀阔斧加强可读性,尽量“多登新颖有趣之文字”、“力求精警而避陈腐”,并在刊头用大字标出“有价值、有趣味的周刊”。3年间,《生活》周刊销量由2000份突增至4万份以上,到1932年达到15.5万份,创下当时我国杂志发行的最高纪录。后来他主办的《大众生活》,销量高达20万份,再次刷新纪录。在识字率只有30%左右的当时,这堪称出版史上的奇迹。
可以说,邹韬奋与读者之间形成了平等而亲密的朋友关系。日前,京、沪、港三地的三联书店掌门人齐聚沪上,他们不约而同谈到,邹韬奋提出的“竭诚为读者服务”,不仅是书店生存之道,也是微言大义,身处资讯爆发的互联网时代,这一信条具有深层次内涵。邹韬奋曾明确阐述,“我们必须注意到最大多数的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用尽方法帮助最大多数群众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准。”邹韬奋一语道出,出版的服务对象不单单局限于某些特定人群,还应争得更广泛读者的信任与支持。上海三联书店总经理陈启甸说,创立品牌图书的过程中,出版人要把握好“叫好”与“叫座”的关系,谈精品化,不仅指其学术价值高,同时也应具有极强的市场影响力,以恭谦诚恳的态度和行为,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全心全意推动文化普及。
近期一批聚焦韬奋精神的图书出版。在座谈会上,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说,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14卷800万字的《韬奋全集》(增补本),收入了自1914年起至1944年间邹韬奋全部著作和译著,对20年前的版本进行了校订和补充,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邹韬奋年谱长编》,由邹韬奋女儿邹嘉骊编著,穿插珍贵文献,对中国出版史、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了《韬奋精神六讲》,以丰富事例和感人故事,勾勒出邹韬奋鞠躬尽瘁的一生。这些著述,都凸显了韬奋精神中的关键立场,那就是“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坚守正义崇尚进步,与时代脉搏同行
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时刻,邹韬奋以笔代剑勇敢战斗在民族解放第一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邹韬奋马上就在主编的《生活》周刊上作了报道,接连发表一篇篇战斗檄文,呼吁团结御辱、抗日救国。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上海的入侵,《生活》周刊克服了印刷发行上的重重困难,把刊物送到读者手里,使市民及时了解有关战争的重要消息。
座谈会上,邹嘉骊重温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她谈到,自己多次遇到健在的老同志,都会被告知,抗日战争中,邹韬奋虽没有拿枪上战场,却以笔杆子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与团结,培育了坚守正义、崇尚进步的价值追求,激励了无数爱国青年走上抗战前线。
许多与会者谈到,韬奋办刊,把握住了如何切准社会脉搏,努力促进民族解放。如“九一八”事变,国难临头,全国震动,当东北义勇军喋血抗战的消息传到上海,生活周刊社代收读者捐助前方款项,数量达12万元,创下抗战中以刊物代收民众捐款先例,这些就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回应。在韬奋手中,报刊内容和时代所需紧密结合,与民众诉求息息相关。1932年7月,邹韬奋创办了在我国现代出版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生活书店,这也成了爱国青年的精神家园。生活书店的老人们自豪地说,书店没有出过一本低品质的书刊,对社会有益的好书,即使不赚钱也出。
韬奋出版奖得主、上海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江曾培在座谈会上说,当前重复出版、跟风出版乃至克隆出版的情况严重,这是明显有悖韬奋精神、有悖出版物特性的。面对多元传播格局和复杂的舆论环境,新闻出版界更要紧扣时代脉搏,以优质的新闻出版物引领社会风尚,正确处理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邹韬奋对刊物精益求精,连对广告的刊登都提升到了报格高度,着实令人钦佩。出版人本质上是文化人,要注重经济效益,但更要钟情出版的文化价值,沉下心去多出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