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生动塑造了战国时期改革家商鞅的鲜明形象,自1996年首演以来广受好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今年,恰逢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近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国内知名话剧团体公布了新一年的演出计划,引起话剧爱好者关注。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46台剧目中,既有20载长演不衰的《商鞅》,也有《大清相国》《起飞在即》等去年首演的新创剧目。据悉,作家王安忆还亲自改编了徐訏的小说《风萧萧》,此作还未公开细节已备受关注。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有大小剧目共25部。《茶馆》 《日出》 《窝头会馆》 《白鹿原》 等一批看家戏齐聚;著名导演林兆华全面复出人艺舞台,将执导5部剧目,90岁的艺术家蓝天野也将执导新戏 《大讼师》。
综观2017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已经和即将上演的话剧作品会发现,经典与新创剧目“比翼齐飞”,年轻编剧开始崭露头角。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或许是文学回归剧场的一个好现象。”
上海人艺的剧目多元而丰富看到新鲜出炉的节目单,丁罗男说:“这里面有不少值得回味的好戏。”
好的话剧作品有什么特点?“剧中人物生动,不是说教式的,而是让你看了有感怀,自然而然地去思考。”
在丁罗男看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新时期经典之作 《商鞅》 就是这样一部好戏。编剧姚远通过描摹商鞅呕心沥血的改革之路,表现为了理想不惜生命的男儿血性和气概。丁罗男认为,当下不少话剧作品“思考”还比较缺位,对人类精神与命运的关注不够。
2016年,根据王跃文同名小说改编的历史话剧 《大清相国》 一经上海人艺首演,便引发各界人士关注。话剧以“历史的教训”体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容贪者之罪不亚于贪”。原著作者王跃文曾对史书上的陈廷敬有过精彩概括: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为了更好地还原人物形象,编剧洪靖惠在原著基础上整整琢磨了3年,话剧的情节主线由主角陈廷敬与他的对立面,包括他爱的人共同推动。这些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彼此之间的交锋、改变与对比,共同衬托丰满了陈廷敬这个人物的性格,也让其具有强烈的宿命般的悲剧意味。
去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几部重大创作,均是年轻编剧的高质量作品。为了深度走进民航客机试飞工程师这一陌
生的、特殊的群体,青年编剧赵潋在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进行长达两年的采风。其间,她曾多次前往“中国飞机城”,亲历了很多次商飞研制的国产民用支线客机ARJ21试验和试飞过程,亲身感受了中国航空人成功时的喜悦和暂时失败时的不气馁。《起飞在即》 真实反映了国产民用客机设计制造人员的种种努力和艰辛,首演后获得高度好评,今年,这部作品将再度“起飞”。
围绕“中国梦”和爱国主义等主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今年还将推出一系列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上海特色题材的作品,包括由作家王安忆根据徐訏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 《风萧萧》,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话剧 《国际歌》等。此外,来自“新文本孵化计划”的优秀剧本 《子规血》 也将被搬上舞台,代表了年轻一代编剧的成长。
把北京人艺优秀的创作传统传下去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剧目,有风格,有份量。曹禺先生的 《茶馆》 《日出》 《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均是数一数二的经典作品,作为保留剧目,通过一代代北京人艺人的复排,把北京人艺优秀的创作传统传了下去。
从1956年到2012年,北京人民艺
术剧院先后推出过四个版本的 《日出》;而扛鼎之作 《雷雨》 已经传递到了“第四代”手上,距朱琳、郑榕、苏民、于是之演绎的第一版,过去了60年。这些看家戏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翻一翻”,观众爱看,历久弥新。不过,今年那么多压箱戏一齐亮相,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中也是颇为难得的。
上世纪80年代,《天下第一楼》的面世引发轰动。编剧何冀平,当时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初出茅庐却雄心勃勃。面对中华餐饮老字号的现实素材,她提笔挥就一个改革之难的命题,以曲折的情节讲述精神之坚,精神之韧,没有落入俗套。
“北京人艺的戏,对社会比较贴近。注重现实题材,代表了北京人艺一脉相承的创作方向。”丁罗男说,比如 《窝头会馆》 就是学习、沿袭了《茶馆》 的风格,在小人物的身上反映了大时代的变革。
今年4月,著名演员濮存昕主演的《李白》将再度上演,开启“北京人艺六十五周年纪念演出季”。这部作品由著名戏剧编剧郭启宏创作。而郭启宏的另一部作品《大讼师》今年也将在北京人艺上演。该剧由90岁的蓝天野和人艺青年导演韩清共同执导,把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戏曲中《四进士》的故事以话剧的方式进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