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玮婕
说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第一张画面是钢铁、煤炭去产能,还是大家漂洋过海抢购马桶盖呢?
昨天的陆家嘴论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与宏观审慎管理体制”专题大会,来自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们围坐一桌,从各自的观察角度来探讨这一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将影响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核心主线。
发挥市场作用,意在持续与高效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应对目前的经济下行,也不是单单为了让老百姓不去国外买马桶盖、买日用消费品。”
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他认为,要关注两个方面,即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的“四要素”增长理论———劳动力、技术、资本、土地,通过增长动力的转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经济的增长。从外在因素来说,就是制度、结构和政策新供给。制度性供给要解决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政府的一些错位问题;结构供给就是要解决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价格的扭曲造成一系列的结构问题;政策供给则是通过政策来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肖林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在稳定和适度扩大需求的前提下,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也要缓解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去杠杆也好、去产能也好,必然要用一些行政手段,但同时不要低估市场的能力,一定要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能看来,无论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设计得多么合理,一定要考虑到微观的理性决策带来的客观约束条件。在制度建设上,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游戏规则要稳、要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严峻的挑战就是实施方面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市场和制度有效地调动起来”。
金融创新少玩花样,只须匹配需求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金融业如何在宏观审慎管理体制内,通过更好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
“大道至简”是清华大学教授、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给出的答案。她认为,金融产品创新应以满足社会投融资和风险控制的基本需求为主,更为简约透明;同时,坚持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缩短信用链,减低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创新并不在于花样有多少,而在于能不能不断适应市场主体的需求。我们在监管上就应该实行穿透式的监管,要看到最终投资人和融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分清楚投资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够真正落实投资人适当性原则。”
“我认为如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能够实现帮助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又控制风险,就是对长期经济增长最好的支持。而不是要求他们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认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要求应该更为聚焦,“我们应该让金融做金融的事,不应该让金融代替财政来实施财政政策。”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赋予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更大自主性。
建立退出机制,打破刚性兑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去掉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因而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减法和加法。
“补短板,补的是老百姓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现在生产了很多东西,但没有真正满足老百姓现实的需要。那么多的人到国外去消费、旅游、就学、医病,这么多的需求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呢?”吴晓灵指出,“需求管理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你先去急诊,趋向于短期维持经济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长远。”
“不能忍受当前的痛苦,就不能有未来持续的增长。如果不能把多余的东西去掉,那么新生的东西怎么生长?”她进一步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时,很可能会遇到银行债务重组,产生金融产品违约问题,这正是消除多余货币,重新使信贷资源实现更好配置的机会,“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八年,大家都在企图用信用膨胀来解决问题,但至今我们还没有走出困境,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结构供给的问题。光在需求方、货币方、信用方下功夫是不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定要经历债务重组,打破刚性兑付,消除无效的货币,为高效的金融供给提供条件。概括来说,一个是有效供给,一个是进入和退出的机制,再一个就是金融创造的信用,要和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