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 (Hp) 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因所在,并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从此,幽门螺杆菌便成为出名的细菌之一,尤其是平日胃肠功能不太好的朋友,对此更为关注。儿童会不会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有什么不适表现;需要吃药吗? 这些都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小明,今年10岁,平时身体健康,只是偶尔会有反酸、腹胀,一会就好了,小明和爸爸、妈妈也没当回事。这两天小明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很黑,而且有头晕的感觉,爸爸带他来医院才发现小明已经有非常严重的贫血。医生建议小明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结果令全家人大吃一惊,胃镜提示小明的十二指肠有个大溃疡合并活动性出血,Hp感染阳性。显然,小明消化道溃疡的罪魁祸首就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儿童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无处不在
幽门螺杆菌感染了世界范围一半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各个国家不同,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发展中国家儿童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国外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感染率在欧洲为7%-33%,南美洲为48%-78%,亚洲为37.5%-66%,南非则高达87%。2014年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上海闵行区6-18岁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2.04%,虽较10年前有所下降 (40.93%),但大于16岁的儿童Hp感染率仍较高达48.53%。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拥挤、卫生状况差、居住条件拥挤、多人同睡一张床)、缺乏对母亲喂养知识的教育和辅导、不洁净的食用水。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I级致癌原。首次报道儿童Hp感染是在1986年,儿童自身免疫和防御机制不完善,易受外界致病因子侵袭,因此相对于成人,更易患Hp感染,50%以上成人Hp感染在儿童期获得,一旦感染,很少自然根除,严重者可引起组织恶变。Hp除了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还可能与儿童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有关。
感染幽门螺杆菌都需治疗吗
全世界约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中仅少部分人有临床症状。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的毒力、个人体质和环境因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儿都需要进行治疗。若患儿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或无症状体检提示Hp感染,建议做个胃镜检查明确Hp感染和了解胃黏膜的受损情况。为了规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2015年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执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以期更科学、更有效地诊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易复发,因此,要加强预防措施。具体为:
★家庭成员中有Hp感染时,应注意饮食卫生,进餐时提倡家庭分餐制,全体家庭成员Hp筛查。Hp感染患者的呕吐物、粪便要及时清理,尽量做到消毒。
★加强Hp科普知识宣传,避免母亲嚼食物给孩子吃的陋习,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避免摄入饮料。改善儿童居住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
★避免接触猫、狗等宠物,接触后应洗手或消毒。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
目前Hp疫苗已在进行临床研究,不久的将来有望应用于临床。在Hp流行区域,儿童接种预防性疫苗可减少Hp的发病,即使疫苗缺少完全的保护性,它仍可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传统疗法的效果,防止再感染。对于已有反复腹部不适、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应及早行胃镜和Hp筛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文/ 周颖 黄瑛 (作者均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医生,黄瑛为消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