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今未远》,余斌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8月版
南京大学余斌教授新著《去今未远》中写到的多数物事,我从老一辈人口中耳闻过,也有少数的一部分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虽然我只是抓住尾声。余斌是我父执辈的人物,这本极具现场感的书让我跨越年龄的阻隔,成了和他一道成长的伙伴。
想当年,只有钞票是无法下馆子的,因为当时通行通用的是粮票。但凡与粮食沾边的,都要粮票。“光有钞票,恐怕就得饿死”并非虚言。牛仔裤刚出现在国内的时候,穿它的人不仅会被视为另类,甚至还会被戴上道德标签。以前身上穿的毛衣大多数是家人动手织的。把一封信寄向远方,是一桩充满期待的事,而收到远方寄来的一封信,是一桩充满惊喜的事。寄信收信之乐,今日依然在心中荡漾,只是信件早已被电邮、微信等现代通讯渠道所替代。再比如介绍信这一事物,它的存在凸显的是单位的意义和作用,是权威的存在、身份的证明,也是整个社会人心相对纯朴的体现。否则余斌当年岂能凭着一张介绍信就蹭吃蹭喝蹭住?
所谓的“当年”“当时”是何时?是1960年出生的余斌的求学生涯以及参加工作之后的一段漫长时间,大致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末这30多年的光阴。虽是“去今未远”,两相比较之后却难免有沧海桑田之感。今之视昔,确乎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在物质层面。但温故与怀旧是现代人的必要情怀,更何况,物质的进步并不代表人心幸福感与快乐感的进一步提升。
回想起当初夜宿黄狮寨时,余斌写道:“从住到吃到行,常常是‘未可知’,种种的不便是自然的,好处也恰在这‘未可知’上,因常能看到别样的风景,领略别样的经验。”忆旧并非只为遥想过去,更多的还在于可以从过去中撷取点滴,有助于踏上未来的征程。
《去今未远》是三联书店“闲趣坊”系列第二十四种。这套书从问世至今,已经走过近16年光阴。不管是现代作家或当代作家笔下的北京,还是素朴淡雅的书籍装帧,抑或是勾人垂涎的各种美酒美食,无不透露出浓郁的怀旧气息,传递出浸染于传统文化里的自在与沧桑。这套书的编著者有的已经驾鹤西去,有的年过古稀,读者如我真心期待更多如余斌这样与这套书气质相符、气息相通的作者加入其中,让它继续成为读者书桌上品鉴再三的精神盛宴。
作者:张家鸿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