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耳畔苏州评弹》
潘讯著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沈秋农
人们常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来形容有着曲苑奇葩之称的苏州评弹。但能说得出“曲”如何诞生、“奇”何以引人的道理者只怕是多乎哉不多也。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些欣赏评弹的“老书迷”、“老耳朵”,也只能说是书听得多了,对各种唱腔有何特色、各位艺人的说噱弹唱有何特征做到耳熟能详罢了,真正讲得出评弹数百年历史、百千个掌故者只怕是稀如晨星。因此,为了普及评弹知识、推进评弹事业,许多年来评弹研究者做了大量工作,编著了《评弹文化词典》《苏州弹词大观》《评弹研究》等工具书以及供艺人和研究者交流的丛书。好虽是好,也有不足。作为工具书,多了知识性,少了可读性;作为研究丛书,多了史料性,少了系统性。自今岁仲夏至中秋,由潘讯所著《听声 耳畔苏州 评弹》一直置于床头,不时浏览,边读边思,感觉特色有三:
一是史料丰富,知识性强。全书五章,第一章“回溯:吴地因缘”就追根溯源,将评弹的起源上溯到明清之交的社会变革时期。任何艺术的诞生都需有必备条件,因此作者从历史、经济、社会、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为读者作了全方位扫描与分析:明清之交可以视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滥觞,伴随王朝革鼎、朝代兴替、社会环境急剧动荡、思想文化领域波澜起伏,因风而变,随潮而动。以苏州为代表的吴中地区历来以经济富庶、山河似锦、市井繁华、崇文尚艺而著称。自明以降,因物阜民殷,生活安定,许多达官贵族、士绅商贾、文人墨客纷纷云集于此,他们在迷恋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双重享受的同时,又不断寻求新的闲情逸趣。统治阶级为抚慰民心、安定社会,在社会治理、文化制约方面也有阶段性宽容相让,评弹这一崭新曲种也就在这吴侬软语、温山秀水的土地上得以萌发并在各种姑苏文化的浸润下显得生机勃发。诚如作者所言:流行于吴地的通俗小说,为评弹输送了文学的滋养;昆曲、民歌、时调、江南丝竹又为评弹提供了音乐的源泉;苏州的市廛之盛为评弹孕育了广阔的市场;吴地书法、绘画艺术的深厚传统给评弹增添了独特的雅趣;苏州园林甲天下,启发着评弹艺人的奇思妙想……
该书除对评弹诞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作了合情合理的阐述外,对评弹数百年来所经历的风云变幻也作了如实记载。如对评弹行会组织光裕社、普余社、润余社以及同义社、宽裕社何以诞生,又何以倾轧并最终统一的过程,都细加梳理,对各种流派的诞生与发展、创始人与代表作、评弹创作与文人的关系,不同时代官方对评弹的“禁”与“放”、评弹艺人的“喜”与“悲”,几乎在每一章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叙,但又与该章内容圆融相合,无缝对接。
二是经典由来,客观真实。作为一本普及性著作,作者在谋篇布局方面对如何体现客观、系统作了细致谋划,既不为突出评弹的根脉深远而厚古薄今,也不因为倡导创新发展而薄古厚今,而是古今相融,突出重点。评弹之所以成为曲苑奇葩,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书目和潜心评弹艺术的历代传人。明清之际,白话小说成为通俗文学的主体,由于通俗易懂,故事生动而拥有广大读者,所作故事又大多以宣传儒释道文化为创作主题,将忠孝礼义信作为故事核心,这样的故事无论统治者还是士绅草民均表欢迎,所以苏州文人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至今成为明清通俗文学的经典之作。由于故事性强,自然就为评弹创作提供了极好素材,如长篇弹词《白蛇传》《三笑》就取材于“三言”。据作者考证,评话《三国》《水浒》《岳传》《七侠五义》《隋唐》《英烈》,弹词《玉蜻蜓》《双珠球》《双珠凤》《落金扇》《倭袍》等等,都与明清年间坊间盛行的通俗小说有着难解之缘。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生动传神的表演艺术使广大吴地民众为之倾倒痴迷。
数百年来,许多书目因艺人的精心打磨而成为传世经典,而甘愿打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说有的艺人确实因热爱评弹而潜心研究,但这种为艺术而生者毕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因西风东渐,传统说书业受到新兴娱乐业的冲击,为了生存而发奋努力,以求立足生根。再者,同行间的激烈竞争,也迫使艺人在超越自我、创新艺术上作了孜孜探求。这些在该书“风波:江湖际遇”一章中作了如实记载。
三是普及传承,图文生动。这是一本传承评弹文化的专著。为了达到普及与传承的目的,就需要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喜好与需求。为此,作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就遴选图片而言,作者收集了有反映时代背景、生活形态的《琴士图》《姑苏繁华图》《游湖赏荷图》《琴川风月图》,有反映弹词《白蛇传》《西厢记》《三笑姻缘》《倭袍》等书目情节的桃花坞年画、粉彩瓷板画,有弹词演出本的墨迹手稿和光裕社遗址景物的新老照片,有当代人根据弹词故事创作的国画、漫画、烟画,有不同年代出版的各种弹词唱本的书影和书场内外景观,有从民国到现在评弹名家的演出照、评弹唱片和专业报纸的展示……做到无论叙史记事,还是掌故趣闻,都能史有依据,事有出处,顺流溯源,一脉相承。
该书对评弹专业术语的介绍、不同流派的创始人、艺术风格和传世书目、代表性曲目及历代传人名录等均一一解读和介绍,来龙去脉,翔实清晰。在文字方面,作者并没从文艺理论上去作深度解读,而是给读者讲述一个个与评弹事业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故事,犹如听名家弹唱一样,文字的生动叙述将评弹发展史、艺人创业史与时代风云、社会百态糅合在一起,在娓娓叙事中,既让人了解史事原委,又似乎漫不经心地将故事性与时代性、思想性结合在一起,显得庄谐杂处,可读可信,其普及与传承评弹知识的著书目的也在品读笑谈间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