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题为“设计无界,造化万象”。 本报记者张伊辰摄
设计可能是众多知识密集型劳动中最具亲和力、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它是美,是便利,是妥帖,或者似乎是所有的匠心和用心。那么,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昨天在上海拉开帷幕,给了我们一个深入理解设计的机会。在开幕式的论坛环节,一批设计领域代表性人物通过讲述,向大家展现设计的另一面。
为人设计VS为人类设计
唐纳德·诺曼,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曾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作为“人本设计”理念最重要的倡导者,以及“用户体验”概念的发明者,诺曼一直致力于普及一种观念,也就是设计不能以技术为中心,而要更多关注人、理解人,创造让人感觉舒适、和谐、好用的产品。但如今,诺曼更希望外界接受的,是升级版的“人本设计”理念——设计的焦点不止是人,更是全人类。
历代优秀工业设计师造就了大量成功的消费品——电脑、手机、相机、汽车、家居用品……但诺曼说,这些好设计似乎只关注产品的使用体验,忽视了对世界的影响。比如,手机公司不断设计新的款型,实际上是在引导消费者弃旧购新,哪怕此时旧的手机可能只用了短短一两年。而且一旦被弃用,旧手机的零件就变成了垃圾。
为人类设计,要求设计师更仔细地对产品选材,从而减少矿物开采、材料制备的环境消耗;要重新完善制造工艺和流程,避免由此带来污染;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处置环节进行设计,减少垃圾,并尽量让旧部件能被循环利用。甚至,“以人类为本的设计”还要在商业模式上花心思,比如让用户通过租赁而非购买的方式获得产品,这可能会让设计的环境影响进一步降低。
诺曼说,设计师需要着眼于地球的大系统,设计出对全世界更友好的产品。看起来,这或许很贵,但长期来说,它一定是更省钱的方案。
设计是桥梁、纽带,是对话平台
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主题是“设计无界 造化万象”。围绕“无界”这一关键词,昨天有多位讲者谈到了设计在文明对话中扮演的角色。换句话说,“无界”就是打破界限,让设计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谈到全球化背景下的设计,知名设计师、“上下”联合创始人蒋琼耳说,无论是建筑设计、汽车设计,还是设计其他作品,设计师始终都会面对跨文化话题。最终,他们需要与由特定的人、地域和历史所构成的“场”展开对话。很多伟大的设计,在500年、1000年之后,或许可以成为那时人们追溯过往文明的媒介。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林茨说,设计是对话,是纽带,是促进今与古、东方与西方沟通的桥梁。虽然“设计”是一个现代语汇,但过去很长时间内,设计其实一直存在,而且发挥了跨越时空、促进理解的作用。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建筑师马岩松说,所有由人创造的,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记录。每个人都有梦想和愿景,设计则可以成为人们对话和分享的平台。当设计作为一种全世界共通的语言,让不同的人开始交流时,它就能有助于创造出多元的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大潮中的戏水者。未来,不管什么设计,都不应该只是专业人士给用户作出的一种安排;在设计师和用户之间,应该创造出更多对话和互动。
AI与设计师,不是取代是赋能
在昨天的论坛上,多位讲者都对AI的挑战持乐观看法,认为AI会成为设计领域非常强大的工具,但不会取代人。有设计师不仅不排斥AI,甚至非常期待AI能成为他本人的“数字分身”。
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特赞科技CEO范凌可能是国内最早系统推动“AI设计”发展的专业人士。目前他领导的公司也在努力打造一个平台,集聚一批高度智能化的AI技术,探索它们对设计的影响。他表示,人们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喜欢把工作与机器的能力对立起来,但实际上,每次工具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释放,“人类是非常有韧性的物种,我们一直在适应新技术”。
AI头部企业“商汤科技”智慧决策与游戏事业部总经理刘宇说,虽然AI在下棋、驾驶等方面已胜过人类专家,但没有理由认为AI会在未来十年内取代设计师,这是因为下棋、驾驶等,都是在固定的数据集、数据标签和游戏规则下进行的,都可以找到最优解,而设计却没有标准答案。刘宇说,过去10年,AI的应用偏向感知类行业,而未来10年,创造性、设计类行业存在AI应用的大量机会。
作为优衣库品牌文化和视觉精神的奠基者,日本“武士”(Samurai)工作室创始人佐藤可士和可能是目前最积极拥抱AI的设计师。他正与京都大学合作,由后者对其创意思维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软件程序实现复制。佐藤非常期待有一个AI为自己分担工作压力。他说,创意不只是美的判断,更是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只能源自于人。他强调,AI时代的到来已是不争事实,我们要积极拥抱它。我们不用担心AI会取代设计师,但要防止因为AI的广泛应用,让多元的世界变得太过单一。
作者:张懿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