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边的“取景框”导引牌。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给你一个“取景框”,你想带走什么,又留下什么?
苏州河静安段,透气开阔的滨水空间,树起一块块墨绿、米色相间的导引牌。特别之处在于,导引牌被设计师刻意留白,在正中留出长方形空间。瞬间,导引牌成了河边的“取景框”,可瞥见滨水景色,更可眺望对岸红砖墙瓦和摩天高楼。
不只是滨水河畔,这类形态不一的“取景框”挨个在城市街头巷尾涌现。它可能是美术场馆内精心框出的“风景之眼”,又或是社区公园里能眺望周遭的景致小品……通过空间布设,打造出一个个带有视角纵深的聚焦点,更留出一种“景感”,成为勾连人与城市的新媒介,在境随心转间触发消费意愿。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景观专业总工程师钟律留意到这一现象:“取景框”为人们开启了解城市的新视角,成就“千人千面”的文旅新体验,实现了从“景观”到“景感”,带来互动关系的重构,进一步延展出消费新体验、新场景、新业态。比如,帮助人们聚焦、放大都市游中易被错过的城市更新历史、人文景观,从“特种兵旅游”到沉浸式深度游,在驻足停留间触发消费新活力、新增量。
景观界面“取景框”,实体消费“触发器”
近年,“取景框”在社交媒体逐渐火出圈。年轻人在游览城市时,除了打卡各类景点,也乐于分享“出片”的角度和秘籍。围绕“取景框”的攻略挤满了社交媒体的旅行专题。流量带来消费,最先尝到“取景框”消费红利的是一批文博场馆。
地处浦东滨江陆家嘴段的浦东美术馆,三楼走廊尽头处有个名头颇响的“取景框”。长方形框的落地窗,将窗外的东方明珠恰到好处地包裹其中。这个落地窗框出了一个奇妙场域,让人与景产生交集,放慢了游客脚步。游客这样评价:“静谧的空间里观展完毕,再到这儿来留影,有种时光交错的奇妙感。”
一项关于外地年轻游客来沪旅游习惯的数据显示:他们停留时间多数为5至6天,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特种兵旅游”,多数是为了看展观剧等文化类消费。当节奏慢下来,他们更需要一个个能主动提供“纵深视角”的城市“取景框”,来触摸历史,加深体验,拓展消费。
主创设计上海东郊体育公园、乐山绿地等城市公园与口袋公园的设计师,VIA维亚景观首席设计师孙轶家这样理解:关注与发现身边美好已成为都市旅游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City walk(城市漫步)从时髦语汇转化为更多人日常的健康生活方式,一些主打呈现日常之美的“都市取景框”也越来越多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营造。这些“取景框”往往以主要慢行路径为线索,依托有一定风貌特征的景观界面展开设置,按照城市设计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更近人尺度与具有环境友好特征的“标志物”。这样的空间更新构思,在优化日常步行通勤、将“行”与“游”结合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激发出面向上海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时间消费”,展现生活空间“场所精神”,进而成为促进实体消费的最重要“触发器”之一。
注入情感,为都市旅人提供更多元视角
如果说文博场馆、艺术展览的“取景框”,更偏向于艺术装置;那么立于苏州河畔的20多个导览牌式“取景框”,取的是街景,演绎的是“不期而遇的浪漫”。
钟律说,它们没有一味强调以知名地标为背景,而是为都市旅人提供了城市中更为多元的观察视角。这一个个“取景框”里,有的呈现的是历史保护建筑,有的则装下沿河居民的日常烟火细碎生活,还有的铺展着刻在河堤上、由市民原创的生活诗句。
当“取景框”回归生活本身,设计师们更爱做减法,追求透气感。苏州河静安段的这些导览牌式“取景框”,选取了与毗邻历史文保建筑相适配的复古绿,整体色调更协调。而今年年底前将在徐汇滨江布设的路牌指引,内嵌的“取景框”以白色细框线为主,将更多视觉焦点留给周边的彩色艺术装置。
刚启幕的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展区,更将“取景框”延伸出街区消费新亮点。策展人花费一个多月采风、绘画,选取黄浦区内颇具特色的12家咖啡馆,记录它们的“最美景别”,制成别样的“取景框”放在咖啡馆中,每一个都成了最佳景观位。“注入情感的取景框,往往能带来‘感动的消费’”。
现实中,带着设计者情感的“取景框”,触发了更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前不久,新天地太平湖上空的“一朵云”火了。扫一扫二维码,数字星云即刻出现在人们的手机端,生成一个虚实相融的“取景框”。“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赋予现实文旅地标多维的打开视角,更吸引人去了解景致、地标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并由此有望定制个性化的文创产品和旅游服务,进一步触发实体消费。”
作者:王嘉旖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