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治理,一直是基层社区治理的老大难。一边是小区物业费收缴难,致使公共收益越用越少;另一边却是因社区年久带来的种种“失修”,从外墙渗水到绿化整修,几乎都需动用到社区收益这笔公共账。
为走出小区维修基金越用越少的困境,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合生江湾国际公寓小区探索新机制。通过“三驾马车”的有效协同,该小区成立多元主体组成的监督委、专家组以及建立规章制度等,由此形成社区权益保障通道,构建了涵盖决策、执行、监督的完整治理结构,确保公益收益用对地方、用得高效、用得廉洁。
在昨天举行的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征集与推广活动颁奖仪式暨社会建设专家讲坛中,该小区的案例成功入选十佳创新展示项目。复旦市场调研中心研究员肖少波认为,此次比赛涉及面广,共有180个街镇申报了创新项目案例、街镇参与率达85%。361个创新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有的体现自治共治、有的突出智慧治理、有的实施微更新微改造等,绘就了一幅上海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全景图。
擅用新工具,技术迭代契合现实需求
在上海,不少老公房小区苦于“停车难”久矣。其不仅影响居民们的生活体验,更增加了不少邻里摩擦,加剧了社区矛盾冲突。
在老旧小区多的杨浦区控江路街道,相关部门迎难而上,用技术创新智慧破解停车难。首先是基于统计资料做好问题分析。打破围墙壁垒,深挖内外资源,开发夜间潮汐停车位,错时共享,整合了辖区及周边停车位实时数据,形成数据库。其次是进行科技治理。街道建设智慧停车治理平台,动态展现不同地域的停车位情况,从而了解车位供给情况。此外,安装车辆识别系统,一方面展示停车位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停车”程序提供精准导航。
在相关负责人看来,想要让居民彻底告别抢位大战,还需多方合力,在此过程中应兼顾居民智慧,更好地发挥该智慧治理模式的溢出效应。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工具。”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童潇认为,在社会治理提能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的使用和迭代将成为常态,一方面,我们要增进敏感度,重视新智能技术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的工具性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瞄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所需,驱动技术本身提能升级,契合现实需求,以实现智能技术和社会治理两者间的双向互构。
童潇提及了静安区临汾街道的“心愿码”项目。其充分运用智能化治理工具,把满足群众需求心愿的需求侧建设,与政府更好开展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了公共服务在供需两者间的耦合,打通了公共服务瞄准需求并最终实现的最后一公里。
该案例生动体现了两个“深度”——居民深度参与和供需的深度耦合。在深度参与方面,从需求居民提到方案居民议,从点位居民选到成效居民评,贯穿了社区服务从心愿提出到落地落位的全过程。在供需深度耦合方面,设计的是定制化菜单,从一开始就将“居民需要”和“社区能做”两者间耦合起来,并探索通过信息化串联起“居民点单—街道接单—方案实施—评估改进”全过程,展现需求更好引导服务,公共服务更好贴合需求间的双向贯通,深度耦合。
打开围墙,“类案类治”引领全域治理创新
多位专家提及,当下的基层治理已不止于小区之内。随着人员在街巷之间的流动,治理也需进行全域覆盖,而智慧治理手段就是关键抓手。
浦东新区高行镇,正在探索新一代“两全两通型”智慧社区——以智能治理贯通并引领社区全域治理创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智慧治理,实现源头治理、专业治理、系统治理的融合贯通。
首先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二维码实现源头治理。高行镇在全区域布点了583个物联感知设备和1053条道路监控设备,在每个社区每个楼组布属了专属“家园码”,从而形成了智慧治理下“物感”、“人提”渠道,从源头上解决了社会治理事项发现、提出等相应难题。
其次,充分运用大数据实现专业治理,高行镇在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上综合开发了群租整治、垃圾管控、车辆管控、违规装修、疫情防控等28个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将治理议题进行情景分类,以数据串联相关治理流程,以算法优化治理模式,从而使治理通过智慧化,呈现出专业化、专门化、规范化的特点,由此实现“类案类治”,提升了解决问题的作业规程。
此外,以全要素纵横贯通实现系统治理,高行镇特别注重系统整合,充分发挥数据可连,平台可通优势,将28个实用应用场景的动态管理数据全部聚联到居村联勤联动平台,并链接到区、镇城运中心平台,打造了权限分级、实时更新、分类有序的内部和跨部门间的信息互通机制,这就为系统判断各项工作,联动处置各项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基础,从而可以智能巡查、自动告警、自动上报,极大提高了治理的可及性、可递性和快速性,全方位升级了治理效能。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