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发
周振甫先生 (1911-2000) 兀兀穷年,孜孜矻矻,在国学园地耕耘了一辈子,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我很怀念他。
一
周先生于1932年进入开明书店,应试题目是为陆游 《老学庵笔记》 作句读,成绩不错,被录取为开明书店的校对员。当时的阅卷者是叶圣陶先生。后来叶圣陶约来钱锺书先生的书稿 《谈艺录》,因为信任周振甫的国学根底,就请他担任 《谈艺录》 的责任编辑。1948年该书出版后,反响很不错。
无独有偶,时隔三十一年之后,钱锺书的另一学术巨著 《管锥编》 又经周振甫责编而面世。钱先生在序言中说:“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钱先生对同辈人从不滥施高情,一言之褒,荣于华衮。周先生却连称惭愧,请钱先生删掉那句话,以为如韩愈所说:“兹荣也只所以为愧也。”但钱先生不允。
二
说句老实话,《谈艺录》 《管锥编》 这样的学术专著,即使是大学生也不是容易看懂,更何况大学文化以下的人。上海有家出版社于是想到出普及版,打算做 《谈艺录读本》 《管锥编读本》,还发了出版预告。不料遇到了拦路虎———这个拦路虎就是钱锺书先生本人。我手头留有周振甫先生给我的一封信,其中谈到当年编那两本书的情况,也还谈了些我去信时问询的一些问题,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兹录如下:
吴海发同志:
来信照收。钱先生八十寿辰,反对举行任何仪式,所以没有举行,我没有到他家去。钱先生寿辰,各地函电纷驰,送礼祝贺的不少,钱先生忙于接待,他说这不是祝寿而是促寿。他本来有喉痛病,又发气喘病,他不愿住院,医生说要注射点滴。他有汽车,一天到医院注射两次,想见困顿,您写的诗当然就无力作复了。现在情况好像转好。我怕打扰他没有去看他。武昌有人编钱杨资料集,我未见,也不知道。
上海教育出版社去约厦门大学郑朝宗先生编 《管锥编读本》,约好了,又想约人编《谈艺录读本》,想到我,就征求郑先生意见,郑先生表示同意。他们就写信来约,我就同意了。我是国专学生,外文不行,因此约冀勤同志合编。我把这个事告诉了钱先生。钱先生不大同意,但因我答应了约稿,他看在朋友面上,不好反对,婉转地表示一点意见。我没有注意他的不满,写是写了。后来知道他很不满意,也没办法了。后来郑先生不写了,上海又来约我写 《管锥编读本》,我就不敢再写了。我们的读本,是给读不懂 《谈艺录》 的人看的。选了原文加简注,加说明。全书约30多万字。我没有参加 《钱锺书研究》 审稿工作。
您说钱子泉师有年谱,我不知道。吴忠匡先生写了钱锺书先生的事,您倘要可以复制一份给您。吴先生告诉我,钱先生对他说,他要写,可以等我死了再写,可见钱先生不喜欢人家写。不过杨绛写的他不反对。大概他怕人家写得不正确。他不愿意我写《读本》,大概认为我的水平太低,好比一个小学生要解读专家的书,专家当然不高兴。我对他写的外文知识,说成是个小学生,大概差不多。
无锡有个吴文化公园,来与 《文史知识》 合办了一期刊物,又在北京开了个会,会后又设宴请客,我也去吃了一顿。听说公园化了7000多万元办的,您去参观过吗?
即请大安
周振甫4月13日
这是1991年写的信。周先生与冀勤同志兴冲冲地应上海教育出版社之约请,写了《谈艺录读本》,四十二万六千字,1992年8月出版,精装本,印了7800本。1993年1月 13日,我收到周先生的赠本非常高兴。我发现这本 《谈艺录读本》 与周先生的 《诗词例话》 有相通处,前者比 《诗词例话》 在理论上体悟更多,议论弥深。钱先生对黄遵宪和王国维诗的真知灼见,周先生分别用两个专节解读之,用心勤苦。但是编写这个《读本》 却令钱先生“很不满意”,所以,当厦门大学郑朝宗教授心脏病复发,不想写《管锥编读本》,推荐周振甫先生写时,周先生犹有余悸,不敢再接任务写下去。
但周先生没有减损对钱先生的眷眷之心。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钱先生切除一肾,消化系统严重受损,经常住院。周先生对病中的钱先生很是挂念,和我写信时也谈到这一情况。
海发同志:
……
钱默存先生去年春节,振去看他,他铁门上有一纸,写来客请留名。振意钱先生有病,故即签名后回去。后接钱先生从北京医院来信,知钱先生卧病在院,信中劝振不要去看他。北京医院不接待不知病房的探病者,振无法去。后闻人言,钱先生住无菌房,动手术后回家。钱先生自家中来信,医嘱不能见客,故迟迟未去探望。后又闻钱先生患气喘,最近亦不知如何。只能祝他早日康复。即请大安
振甫 上1993年12月31日
周先生不仅挂怀钱先生,还眷念其家人,1996年7月16日给我的信写道:“钱先生的病还没有转好的消息。钱瑗乃患骨里有疏松症,听说很难治,不知怎样? 杨先生很辛苦。钱先生仍在医院,不能吃东西,做成流质,从鼻子中灌入。钱瑗在英国留学,深通英文。他的病不知何时能治好。”读周先生信,想起钱先生答周先生诗所说的“臭味同岑真石友”,诚然哉? 诚然也。
三
周先生是原上海开明书店资深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他入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
他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多年,留下的口碑之一,是奉献自己的书稿给出版社,不拿稿费,只保留署名权。五十年代末的某一天,他携了一大纸包走进社长办公室,领导以为他是来商量来稿事情的,像往常一样热情接待他。打开纸包看到的是周先生所著的抄写工整的书稿。按出版社规矩,本社人的著作不能在本社出版。领导似欲劝说时,周先生说,这部书稿题作“诗词例话”,献给社里,我不收稿费,分文不收,恭请社里收下为感。《诗词例话》 是为中等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写的,提高中不忘通俗,专业中不忘普及,很能提升年轻人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出版后很受欢迎,我保存的一册,版权页上可见累计印数已达481000册。这个数字在今天出版界绝对是大畅销书了,况且我保存的是1980年1月版,三十余年过去,不知又加印了多少万册。周先生忆起此事时说,我写书稿送给出版社,是因为当年社里财务不宽裕。
周先生从事编辑文字工作,长期大量看稿,视力难免大受影响。1991年4月,在苏州吴中宾馆参加叶圣陶研究会组织的研讨会上见到周先生,他告诉我有白内障。领导关心他,动员他手术治疗,他一拖再拖。他的字愈写愈细,笔画抱成一团,比蝇头还小。他拖,主要怕花中华书局的钱。他说中华很穷,没有钱。拖不下去了,还是到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摘掉了白内障,视力好许多。他于1998年8月17日给我一信,谈到自己做的白内障手术:“……我的白内障,都到同仁医院去治,已治好了,花了不少钱,都由中华书局出的,真不好意思。”手术后他不顾视力的脆弱,又扛起了一个大工程———《诗经译注》。为了报答中华,周先生后来把 《诗经译注》 奉赠中华书局,不收分文稿酬。医药公费实报实销,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周先生这样做,也许在一般人看来,会觉得太傻了吧?
周先生其实手头并不宽裕,写稿时拿到稿费也是很高兴的。我记得他写过一篇回忆钱锺书先生的长文章,是应上海一家大报之约写的,5000字左右。他偶得稿酬2500元,高出当时稿酬标准三四倍,是由上海一家银行寄出的,没有署寄款人名字。他写信告诉我,字里行间的高兴劲儿,好似孩童收获了大把的糖果。不过我注意到,这篇回忆钱先生文字后来不见刊出,不知何故,或许他的字太小不易辨认乎。
四
我从高师中文系毕业后,一直担任语文教师。为给学生提供写作题材,我曾编著了一部介绍名贤人生花瓣的书,请沪上有“补白大王”之称的郑逸梅先生,题写了书名“文苑落英”,在一家高校出版社出版,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将新书寄请周先生赐教,收到了他写的一封长信,摘录如下:
承您送给我大著 《文苑落英》,很感谢。这本印了5000册,很不简单。一翻阅,觉得您搜集了这许多逸事珍闻,真不容易,读来很有兴趣。不过您把“落英”说成“餐秋菊之落英”,不妥。因为菊花不落花瓣的,说餐“落英”,为指“落成”之“落”,即始开的花瓣;所以还以陶渊明的“落英缤纷”为好,您的书正是“落英缤纷”。您的书有的引而不发,有的引而发。引而发很好。如说到丁聪到女校上课时怎样,这是引。下面说丁聪至今怎样,这个“至今”是发,一发更好。又如写到刘海粟向余任天要画,余拒绝,这是引。但是余是什么人,他的画是国画还是油画? 刘为什么求他的画,读者都不知道,您都不讲,引而不发使人看了不够满意,最好引而发,一发还可以写许多,对读者更有帮助。再如您说钱先生把 《管锥编》 稿子交给我看,这是引。引而不发,还有许多话都没了。其实钱先生叮嘱我要提意见。我提了一些意见。钱先生对我提的意见,认为可采的,即写在稿子内。这样的作者是很难见到的,这些都没有,可见不发很有损失。
周先生的评论十分中肯,使我深受教益,也给了我很大信心。
周先生晚年终于攀登上了学术的高地。他的 《文心雕龙译注》,他的 《中国文章学史》,他的 《中国修辞学史》,我认为都是传世之作。这里再说说 《中国修辞学史》 之于我的因缘。《中国修辞学史》 尚在写作中,他就写信告诉了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他写信告诉我不要去买,他会寄我的。他又告诉我写作缘起,说因为给语言学家张志公主编的 《语法修辞》 写了一篇 《中国修辞学简史》,引起商务的一位女编辑的注意,来约他写 《中国修辞学史》。45万字的巨著,成书之时,周先生已过耄耋之年了。1992年我收到周先生的赠本之后,认真读过,深为钦佩。后来写了篇书评,发表在《人民日报》 上。
周先生写完 《诗经译注》 后,不慎跌了一跤,伤了腿骨。我很想去看望他。一次周先生来信,要我在无锡市场上买张小床,单人的。我为他物色到了。他又指示我床要轻的,木质的,还要折叠式的。可是没找到折叠式的木床,我为没完成周先生的嘱托而遗憾。过不久,1997年11月我到北京拜访,踏上工体路幸福一村一号楼,见到了常在念中的周先生。他正在写东西,从对窗的书桌旁见我,就说:“海发,您来啦,好。”我见他颤巍巍地转过身,第一个念头是,周先生,您太辛苦了。我们在他床旁说话,从上午说到傍晚。其间他还翻阅了我的一部关于《槐聚诗存》 的注释稿,提了意见。夕阳西下时,我要告别了,他依依不舍,眼中噙着泪珠,手抖抖的,指指门背后一张小铁床,要我住下。他说床虽然有点坏了,还能用,旅馆住宿费是很贵的。
回想起苏州吴中宾馆开会时,我向周先生索句留念。他在 《叶圣陶诗词选注》 上题了一首旧作:
西征万里气如虹,未扫胡尘肯复东。到处迎逢争欲识,几方罗致竞先容。文章已擅千秋业,桃李今开一帐风。天遣杜陵诗笔健,饱经离乱入川中。题寄叶老乐山 海发同志指正 周振甫呈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9月苏州告危。9月21日叶圣陶先生率全家老少八口,坐船,离开苏州青石弄5号旧居,往西南后方避寇。后应陈通伯 (源) 之邀,奔四川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先生后来在信上说:“《寄叶老乐山》一首,是在抗战中写的。当时叶老在乐山,我在上海开明书店,哪一年写的记不清了。当时武汉大学迁四川,聘叶老当教授,所以说‘桃李今开一帐风’。一帐用绛帐授徒的典故。”诗中满是对叶老的敬重怀念之情。周先生毕生以弘扬国学为己任,不论编辑与撰述,都收获了丰硕成果,这与叶圣老当年的勖勉应是离不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