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与不买的心理学》
[德]延斯·弗斯特 著
杨仁方 高 玉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春节假期花完了年终奖,好不容易攒了点钱,“6·18”又来了。过几个月又是“双十一”和“双旦”,中间还有各种节假日和纪念日,似乎花钱永远有理由。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买买买”的冲动?我们如何摆脱“工作-购买-工作-购买”的循环,从而追寻一种更加幸福的生活?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德国心理学家延斯·弗斯特的著作《买与不买的心理学》,这本书以“拥有”和“成为”两个关键词为焦点,拆解了购买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什么是“好的生活”,以及如何实现“好的生活”。 “买,或不买,这是现代人的哈姆雷特之问”,我们如何在依违两端之中寻求自洽?弗斯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启发性的思考路径。
“拥有”何物,是一个确切、清晰、具象的概念。例如当我参观过朋友的新家之后,准备自己也换个大房子,当我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新房子的一砖一瓦仿佛已经在脑海里清晰呈现出来了,也许做梦都能笑醒(如果暂时忽略房贷的话)。
“成为”何人,则是一个缥缈、模糊、抽象的概念。小时候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要当科学家、宇航员……其实我们对他们的生活基本没有概念;即便长大以后,我们对于没有从事过的职业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成为”可以包含“拥有”,例如拥有豪宅豪车意味着你是一个有钱人。但“成为”也可以不包含“拥有”,例如拥有一座图书馆也不代表你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其实,“拥有”并无原罪,占有欲是深深刻在我们基因里面的。我家的狗在得到一块大骨头之后总是先把它叼回窝里再慢慢享用,在这一原始冲动上,我们与其他动物并没什么区别。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学会秋收冬藏,他们可能熬不到来年春天,我们的父母大多也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时代。不过,我们既然生而为人,总要与动物有所区分,“成为”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拥有”不仅能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还能带来情绪改善。有人说网购之所以停不下来,就是因为下单时和拆快递时都会感到快乐,相当于用一份钱买到了两份快感。每当经济危机到来之时,作为非必需品的口红却逆势畅销,也体现了“拥有”在艰难岁月里抚慰人心的作用。隔三差五犒劳一下自己,用一点小钱换来一点“小确幸”,对于“社畜”们而言其实是挺划算的。不过,“拥有”带来的快感是很短暂的,事后甚至经常会感到后悔,而且拥有的越多,边际收益往往会递减。
“拥有”的真正问题在于,占有欲的无限扩张侵占了原本应该属于“成为”的空间,也就是忘记了“初心”。例如,拥有冠军奖杯和成为运动健将都是好事,但如果把奖杯和它所带来的荣华富贵看得太重,就会扭曲“存在”的意义,兴奋剂、假球、黑哨之类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了。
据说“圣雄甘地只拥有五样东西”,这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几乎不可能,就连我们常说的“断舍离”也并非那么容易做到,不过弗斯特还是提出了很多防止占有欲过度扩张的方法,例如分享、交换、出借、捐赠,等等。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充分享受那些廉价甚至免费的东西。例如我们身边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大多是免费的,体育场所、文化产品(如话剧)大多都有政府补贴。在上海,哪怕是一个街道的图书室,都拥有远比自家书房大得多的空间和多得多的藏书,还提供免费的空调、无线网和饮用水;大多数博物馆的藏品数量都远大于我们一生所能购得的极限(当然那些对我们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除外)。
很多人认为,“拥有”主要是管理学家所说的“保健因素”,即可以减少不满的因素;而“存在”主要是一种“激励因素”,即可以增加满意度的因素。而弗斯特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由于“拥有”更加具象、更容易实现,因此能给人更强的动力,这是“买买买”的最初动机,更多的动机则可能包含了贪婪、嫉妒、享乐主义、控制、安全、刺激……弗斯特总结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观点,看起来并没有太多新意。
弗斯特的结论是不是看起来发人深省的同时又令人绝望?但是乐观地来看,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自由选择,“两扇门都对我敞开着,我可以自行决定去往哪扇门”,何况二者并非总是二选一的关系。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拥有”与“成为”是完全对立的,要求人们放弃以占有为主的生活方式。而弗斯特则认为二者有时是冲突的,但也并非完全相互排斥。例如拥有大量财富和成为一名企业家,二者是可以共存的。
就像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的,一切意义依赖于个人选择,幸福无法追寻,但它可以随之而来。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则认为,人们可以追寻快乐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三者依次递进,总有一款适合你。
作者:王 翔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