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一份中文报刊——上海的《万国公报》上。
如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当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关键何在?
3月3日下午, 由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各相关单位推出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百节大思政课第二讲在杨浦区红色文化发展中心(国歌展示馆)开课。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江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化理论为实例,在国歌唱响之地为近100位现场观众带来一堂精彩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程。
讲师介绍
吴海江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基地执行主任,上海市委讲师团专家宣讲团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党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文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研究》、《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等学术专著,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上海市育才奖等。
活动由杨浦区红色文化发展中心(国歌展示馆)副主任、副馆长陈晨主持
4位国歌展示馆讲解员带来诗朗诵《永远的国歌》
国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从小到大最为熟悉、最有感情的一首歌。它犹如冲锋的号角、正义的战鼓,让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活动以诗朗诵《永远的国歌》开场,4位国歌展示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朗诵,带领观众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江授课
“听着诗朗诵我感到既感动又振奋,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这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体现。” 吴海江教授从现场活动实例说开去,介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历史,深入浅出地向大家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他表示,“马克思主义行”,但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必须本土化,要结合更多的实际。
90分钟的课程中,吴海江教授结合大量历史资料和实例,旁征博引,重点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围绕四个认识展开授课。他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篇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关键。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一部分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最理论的部分,所以我要尽量用更多图片和实例把理论讲得更生动、更鲜活。” 吴海江教授说,平时能直面广大市民进行宣讲的机会不多,很高兴红途学苑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希望自己的授课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聆听此次课程的观众均通过“红途”平台报名参与,分别来自上海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上海城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4号线大连路站、上海电力大学等单位党支部。
“相比我们传统的党日活动,红途学苑大思政课更生动沉浸。授课地点从单位来到红色场馆,授课老师也从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变成专家教授,学习体验大大提升。”胡梦笑是来自上海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的一名党务工作者,在上海发布平台看到了红途学苑大思政课,就主动组织单位三个支部的党员来报名参加。她表示,大思政课切实提高了党员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今后也会持续关注活动,让更多支部党员有机会在红色场馆接受理论学习,同时切身感受上海的红色底蕴。
“课程紧扣当下时代主题,让我们能学习到最前沿的思想,收获很大。”来自上海城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任俊兴正在积极申请入党,他表示,课程形式很亲民,内容又很有意义,对他的日常工作也很有启发。
此次课程还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上海市崇明区庙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远程聆听,提升了思政课的影响力。
今后,“红途学苑”大思政课线下首批精品讲座将继续于每周五14点,在13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陆续开展,并进行线上直播。由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知名专家教授带来主题多元的课程宣讲。目前线下讲座排课表和第一季课程目录已发布,公众可前往“红途”平台红途学苑专区进行预约报名。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双百”活动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双百”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网信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文明办、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市国资委党委等部门联合推出,汇聚我市重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发动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百节大思政课、百场精品活动。切实发挥理论团队、宣教阵地、融媒中心、“红途”平台矩阵效应,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堂。
文/编辑:蒋竹云
摄影:周俊超 王竟成 范家乐
剪辑:王天赐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