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观看文明系列四讲12位学者演讲视频精选 海报设计:王梓含
谁都不愿意住在噪音区隔壁。
而这个道理,4000年前的山西陶寺先民早于了然于心。他们对城内的布局,已经按照《周易》中所论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而设计。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队长高江涛介绍4300年前晋南都邑陶寺时,尤其突出了核心区宫城的建造是蕴含着明确的规划布局的。基于考古的钻探和发掘后发现,在城区的东北部是宫城所在,近处是仓储区,东南部是墓葬区,西南部是手工业区,西北则是普通居民区。高江涛解释,手工业区相当于今天的工业区,那里会制造铜器、陶器,显然是个噪音区和污染区,因此必须远离核心生活区。“这和今天很多大型城市的布局很相似。工业园区都远离居民区。”
高江涛视频精选标题
文汇讲堂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启动的159期“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跨年四讲,引发了全国各地专业关联听友和考古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现应听友要求,在各期整理稿之外,截取12位学者演讲核心内容视频予以刊发。
点击观看视频片段,时长16分19秒
高江涛、邸楠、赵海涛三位学者共同主讲系列讲座之四三——159-4《4000年前:中国的古国迈向王国》。
在刊发的视频里,高江涛重点讲述了陶寺独特的选址,地处生态交错带,具有“相对封闭性”,都是文明易生地;在这座煌煌都邑中,先民如何过着筑城建宫、敬授民时、以礼治国、合和万邦的日子,呈现出早期国家的面貌。
2023年1月7日,高江涛演讲截屏
对先民超前理念有同样感慨的还有上海听友、宣传系统退休干部潘枝青,“陶寺所在的小环境有着‘生态交错带’特征,这和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如此吻合,看来,任何时候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他还注意到高江涛讲解中展示了航拍图,图中发暗的地方是地势最低的河流,发亮的部分是高山,陶寺位居两者间,“类似于山水的‘阴’和‘阳’之间。这与其说是一种解读,不如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如此深深嵌入后人的骨髓中。”长期从事传播工作的他认为,通过讲好近些年来考古界众多发掘成果和鲜活案例,“让古人说话,让器物说话,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信服——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文首提到的陶寺宫城内部布局图
兴趣者入门,同行则看门道。在山西运城文保中心从事基层考古工作的原晓丽,自然是知道陶寺遗址的,当时她是将陶寺文化放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原地区的多元化考古文化的一环去理解的,“从繁荣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发展至此,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百花齐放到像是失去了主心骨。”听完讲座后,她理解了陶寺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性,也增加了三个新了解。其一,可以拍着胸脯说这就是“大美尧都”,虽然考古从不说百分之百的满话。其二,古人的智慧徐徐展开着4000年前的生活场景、王权统治、礼仪文化的魅力:依山傍水选址,功能区清晰,长幼有序,观象授时,鼍(读音驮,扬子鳄)鼓、特磬等礼乐器中还原着浪漫。其三,也了解了这座城市如何悄无声息地消亡。
正在配合基建做古墓葬发掘的原晓丽入行并不很久,“考古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头发花白也未必能探清楚一个遗址一个文化的面貌。”读到高江涛十数年扎根陶寺,她感到了榜样的力量——“陶寺是幸运的,‘她’遇见了高老师;高老师也是幸运的,他遇见了陶寺,这是双向奔赴的浪漫。愿每个考古人都有这样的浪漫。”
扫码做自测题,知晓更多中华古国和王国信息
本期视频由合作方澎湃新闻网制作,并同步刊发。欢迎听友点看上方视频片段,也欢迎阅读全文链接,并在看完这一期三讲后扫码做自测题,感受4000年时段古国迈向王国时期的各地早期国家的魅力。
文末链接:
高江涛:4300年前的陶寺,“最初中国”从此走来并成长|讲堂159-4①
作者:高江涛 李念
视频:制作:王云瀚 监制:李念 吴英燕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