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世界在怎样一个大背景中发展”的宏大叙事是历史学家应该担负的责任。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21世纪,历史学者应该培养全球史意识和兴趣。奥布莱恩教授在上海讲学期间,就全球史等话题接受了本报采访。
历史研究总是处在一种摆动中:从大处开始,逐渐细分,而后重建。这是经济史教授帕特里克·奥布莱恩(Patrick O'Bri en)所认为的“历史学的历史”。
西方历史研究曾在后现代文化历史进程的研究中陷入过于细分而碎片化的处境。在奥布莱恩看来,人们满足于研究历史的细节,却忽略了宏大叙事,但研究“世界在怎样一个大背景中发展”的宏大叙事恰恰是历史学家应该担负的责任。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剧烈的对立和冲突,待硝烟散尽,才开始寻求建立全球性的组织,来增进相互理解和沟通,避免重新陷入对抗。奥布莱恩认为,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21世纪,全人类共识有待进一步增进,而当下历史学者也应该在专注于特定方向的历史研究之外,培养全球史意识和兴趣。全球史是任何人、任何事都裹挟其间的普遍叙事,全球史的教育史是培养一种意识——了解自己所处的小天地,也了解除此之外世界的其他部分。
奥布莱恩是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教授,专注于经济史、全球贸易和全球史领域的研究。奥布莱恩早年的研究集中于英国和欧洲经济史。1970年,他在牛津大学进行欧洲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当时英国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比较注重英国以外的世界,比如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和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由此,我的研究发展成广义的经济史,包括英国,也包括世界上其他地方。我阅读了很多地方的材料,包括在地图上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并了解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1990年,奥布莱恩到英国历史研究学院工作,并召集了学院的第一次全球史会议。退休后,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参与全球史学科建设。
奥布莱恩认为自己并非欧洲中心主义者,他十分重视东方国家在全球史中的位置和作用。他建议全球史研究者应该至少学习东西方各一门语言和一种文化。他本人年轻时学习过阿拉伯语和中东的文化,也对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历史类著作非常重视。此外,他常告诉中国和印度的同行:“全球史书写缺乏东方视角,是时候由你们来写写对世界的看法了。”
奥布莱恩教授去年在复旦大学短期授课,指导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和学习。本报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周兵老师,就全球史研究的意义、全球意识、经济史研究的转向等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