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基层社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投身社区。他们,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着眼身边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大胆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来想办法、谋实招、促实效,助力基层社区破解堵点痛点难点、打通治理裉节儿,同时也把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
今天起,本报推出“年轻人进社区,助力提升治理力”系列报道,记录年轻社工大胆闯、大胆试的生动案例和鲜活故事,多方位展现新征程上,人民城市建设的火热实践、创新举措。
▲朱士芬老两口在“爱老水果店”合影。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76岁的朱士芬老人站在窗明几净的水果店前,定神地看着橱窗上张贴的海报。海报里的她和老伴吴桂清喜上眉梢。五十多年间不同时期的闪光片段历历在目:新婚当日的情意绵绵,庆生时的心生欢喜,退休后携手看海的恬淡闲适……
这十多张海报仿佛为朱士芬打开了“时光宝盒”,人生百味也伴随着水果的清香在面前慢慢铺陈。
这家愿为社区老年人群“引流”的水果店,位于奉贤区奉浦街道环城东路八字桥路路口,185平方米的店铺近期经升级改造成为申城首家“爱老水果店”。
奉浦街道辖域内住着不少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认知障碍老人等。如何让更多人关注老人、帮助老人?以往,街道更注重于在老年人惯常的活动场所中做好服务。“是否可以营造出更多敬老爱老的生活场景?”1995年出生的社工李蒙的这一想法,为大家打开了思路,一下子破了局。
在奉浦街道95后社区工作者团队设计下,这家路口的水果店以一种全新的互动形式,展示起社区老人们的丰沛人生,也营造出敬老爱老、为老助老、向上向善的浓郁氛围,破解了这个纠结了多年的难题。
如今,包括朱士芬两口子在内的社区老人们,不管远近都想着要来转转;而路过的年轻人们也常会心头一动,想起常回家看看。
水果味亦是“人生味”,老人也能快意人生
“9月是榴莲的季节:天地之间皆诗意,美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这是朱士芬最喜欢的一张海报,每天路过时,都要拉着老姐妹看一看,“我也成‘网红’啦!”
身为奉浦街道社区规划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蒙的眼里,这些老人就是“老宝贝”。
在街面踏勘了无数次后,他的目光投向位于十字路口的伊品勇丰水果店,以该店铺为圆心,5分钟步行范围内涵盖近7个居民区,开业5年来,以“定制水果”积累了好口碑,“可以成为一个大家都爱来的现实场景”。
但“水果”与“老人”这两个概念的碰撞,并不似想象中那么容易。“大部分年轻人对老人的了解就像隔着岁月相视,彼此张望、彼此不解。”李蒙这样说。在一次次与老人们的沟通交流中,方案逐步清晰——“水果有不同口味,如同人生百味。”在团队年轻人“头脑风暴”下,“百味人生”的主题展就这样诞生了。
水果店橱窗上的海报墙,以12个月的时令水果逐一搭配老人的照片,既有水果之味,也记录着老人们的日常烟火,定期上新海报“主角”。附近老人都能挨个成为“橱窗模特”。
图片上老人们的神采奕奕,也让无数路过的人心有所动。“老年友好,不仅仅是要照顾老人,更是要帮助他们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你们听来是大道理,其实是我们的窝心话”
“人生之路,光芒万丈”“老有所依,柿柿如意”“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爱与岁月,猕足珍贵”……与老人海报同步“上新”的,是店内每种水果都有了全新的标签。标语含着对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事实上,自2019年起,包括李蒙在内的百余名年轻社工及志愿者发起了“衔知暖巢311行动”,由1名街道社工、1名医务人员与1名大学生志愿者点对点帮扶1户空巢老人。志愿者们不仅要上门慰问,还为每位老人建档,记录其身体状况、生活饮食等,给予健康指导温馨提示。
1997年出生的奉浦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唐思怡还记得第一次上门帮助独居老人的场景:“我就问了几个问题,奶奶就拉着我的手叨叨了一下午,临走时还特地递来一盘手作腌菜,让我尝一尝、多来看看她。”社工们发现老人们几乎都有着这样的“眷恋”,“我们的这些网红标签语,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唤醒他们敬老爱老意识。”
有意思的是,自水果店焕新,年轻顾客翻了一倍。水果店角落处还设置了“一日人生”体验区,放置了老年轮椅,让年轻人也可以体验垂垂老矣的感觉。
以朱士芬老两口为例,最近常带着手机来水果店跟远在海外的女儿一家直播互动,“照顾好自己,我在家里等着你们”,说着说着红了眼眶。
水果店正中央留出一个海报墙,供附近老人们亲笔分享人生智慧与感悟。
“我们啊,多的就是时间了。”“人生两件宝:一是身体好,二是心情好,开心活到老。”“你们听来是大道理,其实是我们的窝心话”“再大的鸭梨(压力),扛过之后,就没什么事了”……
水果店成了最生动的场景,老年人活出精彩,年轻人更懂敬老。“人人都会老,让我们更真切地走近他们。”李蒙说,就是在这样自然而然的场景下,老的小的彼此走近,编织出影响、温暖整个社区的美好记忆。
作者:占悦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