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炮”很猛,却鲜有人知其意见采纳率很高
他,向政府说“真话”,也对极端舆论说“真话”
他,微博只关注了一个账号,却有近百万名粉丝
葛剑雄不改敢言本色。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前,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取消英语缺少依据,高考改革走错了路”。虽然葛剑雄并未准备就此撰写提案,但已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很多人都觉得葛氏“开炮”很猛,却不知道他的意见采纳率很高,而且效果很好。2010年,他建议设立中国旅游日,其后果然成功;2012年,他递交《关于全面完善义务制教育的提案》,当年获评全国政协优秀提案;他为考研泄题当面质问教育部长,一年后,他仍高票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人们因此对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好奇:他何以如此敢言?又何以总是能在敢言的同时收获良好的效果?
3日晚上,在葛剑雄下榻的北京国际饭店房间内,记者与他畅谈1小时。葛剑雄说得最多的是两句话:一是必须灵活掌握“度”,底线是谨守宪法、法律的规定以及政协的章程;二是要“区分情况”。他说:“个案事情不提,顶多说说意见;一般社情民意,不必在会上说,通过全国政协常委会或其他渠道传递就能解决,(走程序)要越快越好;提案也要区分情况,有的提案注明需要答复,有的就不用答复。”
葛剑雄是学者。他说,不管国家出台政策,还是委员撰写提案,都应该有调查和基本的数据作为依据。他的提案言简意赅,都只有几百字而已——当年的全国优秀提案,全文仅612字。他说:“有些提案是要解决问题,有些是向领导人传递情况——他们看到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葛氏履职智慧可能源于其早年的经历。葛剑雄本在闸北古田中学教书,后被借到公安部门工作。后来,他还进过农场、管过监狱。这段经历令他谙熟人际关系的处理:“我是接地气的。别人骗不了我,我也不轻易被媒体所左右。”
上世纪80年代,葛剑雄逐渐开始参政议政。彼时,“两会”等制度刚刚恢复,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不会写意见、提案。葛剑雄是人大代表,他提的第一个意见是请全市电影院恢复学生票。由于意见具有操作性,很快就得到落实,后来《光明日报》专门报道此事。葛剑雄特意强调:“我算过账——按当时的电影票价,这件事费不了政府多少钱,操作性强。”
1999年,葛剑雄加入民革,后成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他说:“我的提案针对‘不大不小’的事。太大的事,我呼吁解决不了,太小的个案也不合适。”后来,他提过火车站地下车库停车收费问题、出租车司机如厕难问题……均得到了妥善解决。
今年全国“两会”,葛剑雄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建议“不要将对党政机关的规定扩大至事业单位和教科文卫界”,“对‘既得利益’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与他往昔“对撼政府部门”的形象有些不同,难免有人质疑他为“体制内”代言。葛剑雄理直气壮:“我是公立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当然是体制内的一员。政协本身汇集了不同立场的人,难道在体制内就不能提出好建议?”
葛剑雄坦言,在改革推向纵深的过程中,政府对于批评和建议正表现出相当的“雅量”;但是,社会舆论却出现了一种极端化的苗头。因此,他的“真话”,不仅要对官员们说,也要对公众舆论说,同样的是说话都需要“度”。葛剑雄的微博只关注了1个账号(复旦大学图书馆),但却有999790个粉丝。他的原则是:即便持不同立场,只要不骂人,就决不“拉黑”网友。一次,一名网友在葛剑雄的微博中批评另一位著名教授,还附了一幅丑化漫画。葛剑雄删除了这条留言,给网友发了一条私信说明;后来,网友向他道歉。时间长了,该网友在微博上的言论渐趋理性。
葛剑雄说,协商与妥协,本是政协委员参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他翻开本届会议的政协工作报告,用食指划出这一句话——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我非常赞同!”
文汇报特派记者 沈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