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柏林记者 赵海博
谈德国的爱国主义,实在是一件困难而又有趣的事情。臭名昭著的希特勒曾经借用“人民”与“国家”的名义制造了太多的杀戮,以至于德国人在二战后的漫长岁月中,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理“爱国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德国,有一个已经被公开讨论了许久的话题:如何区分好的爱国主义与坏的民族主义。这一现象,在其它国家恐怕非常少见。
“爱国”在德国是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词汇,那么德国的学校是不是就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先回到上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后,新的德国政府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一方面,新的国家、新的体制、新的政府急需人们的了解、认同和支持,特别是需要将新宪法所蕴含的民主自由的价值在年轻人中社会化,从而避免德国再次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继续开展传统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无法彻底肃清社会中的纳粹残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联邦德国政府在1952年重建了“联邦国土服务局”,并在1963年将其改名为“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从此,德国政府以该机构为依托,对德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开展国民政治教育。国民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德国的宪法《基本法》,通过帮助民众了解宪法的精神、熟悉政府的组成、认知德国的历史,培养民众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民主参与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对德国宪法和现有政治制度的敬意。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每年都要出版大量的政治教育书籍,在互联网时代,还推出了许多政治教育的多媒体素材。另外,该中心还会就各种各样的话题在德国各地召开演讲、讨论、展览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德国民众参与其中,在互动中逐步对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当然,联邦政治教育中心除了坚持推广德国政治制度、德国历史这样的常识性问题,还会紧跟热点开展一些更加符合社会现实的题目。例如,现在该中心在全联邦范围内推广“学校对话项目”,通过推动学校内不同族裔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外国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促进德国学生进一步理解外国族裔的文化。显然,这一教育项目,是针对德国近年来特别是难民危机后,外国移民数量增多这一现象开展的。
当然,除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及其在各个州的分支机构外,学校也是德国国民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德国学校除了要开设政治课外,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博物馆以及政府部门,帮助同学构建起对这个国家必要的认知,从而产生理性而适度的爱。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反纳粹内容占的比例非常之大,这在其他国家极为罕见。在德国小学历史教材中,就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来描述纳粹的罪恶本性。教材编纂者对纳粹意识形态,特别是各种各样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系统性批判,对纳粹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进行了控诉,同时也提出这样那样的思考题,帮助学生主动地去认清和批判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从而在小学生阶段就彻底肃清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在德国看来,反思纳粹政府的罪行,珍惜如今得之不易的民主体制,就是对这个民族和国家最深沉的爱。(本报柏林7月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