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警服,英姿飒爽;动如雷霆、从天而降;不仅制服不法,更在危急时刻救死扶伤。成立于2009年5月20日的上海市政府飞行队、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近十年间,在担负城市安全和管理飞行重任外,还承担了本市航空应急医疗救援任务,弥补了地面远距离快速救援的“短板”,是申城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排头兵。
据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警航与市医疗急救中心、瑞金和华山等三甲医院、通航企业等各方合作,并从内部能力建设、直升机构型选择、基地运行、应急着陆点规划、飞行员培养等方面着手,不断摸索,为上海航空医疗救援体系淌路子。
最大优势是快,5年急救14人
“这里是崇明医院,有一个患者在施工中被钢板严重压伤,造成小腿粉碎性骨折,急需转送华山医院。”上午11时20分,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接到求助电话;11时35分,警用直升机从虹桥基地呼啸升空;17分钟后,到达崇明体育场应急起降点,接上伤者直飞华山医院楼顶停机坪;20多分钟后,安全将伤者移交给华山医院。2010年9月27日这次起飞,是上海警航成首次空中应急救援。
让很多市民至今仍印象深刻的一次空中急救发生在2014年11月3日。当天上午10时27分,在距离小洋山沈家湾客运码头4公里的东海大桥上,一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行驶途中突然侧翻,造成6人死亡,43人受伤。市公安局警航队接到救援指令到起飞,仅用时15分钟;飞行30分钟后,到达现场。直升机运送重伤员到医院的单程用时平均为23分钟,而地面救护车完成同程至少需要1.5-2小时。警航队总共出动3架警用直升机,飞行5个架次将4名重伤员分别送到瑞金和华山医院,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彭优民介绍,警航队参与城市空中医疗急救主要有四种方式:将急重患者从郊区医院转入市中心瑞金或华山医院,从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抢救重伤员后运送至瑞金或华山,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紧急运送受伤运动员到三甲医院救治,在长三角跨区域转运重伤员到上海救治。
直升机急救的最大优势是快。上海警航直升机曾急救一位车祸危重伤员,接诊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刻钟,估计就无法挽回了。”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相关负责人张磊介绍,2010年12月26日15时48分,沪宁高速接近安亭段一辆旅游大巴和轿车相撞,一名女性伤势严重。警航队接到救援指令后,派出EC-155直升机于16时5分从虹桥基地紧急起飞;虹桥机场空管塔台积极配合,为抢时间允许直升机横穿跑道,节省10分钟,飞行11分钟后,直升机降落在高速上,5分钟后救起伤员。整个流程共用时40分钟,一气呵成。“当时外表看来只有腿上的开放性伤口,但其实她的脾脏受损严重,失血很多,血压已很低。瑞金医院的医生准确判断出出血点和真是伤情,并成功实施手术。”这也是我国警用直升机首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
“2010年至2015年,市政府飞行队、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共救援14起突发伤病事件,救助17名伤患者,航空医疗救援时间为15小时。”彭优民说,“飞行队与军民航空中管制部门有良好互动关系,在应急任务中,可在15分钟内升空。”
10月底入列第五架医疗急救功能直升机
今年10月底,上海市政府飞行队、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入列了一架专门的航空医疗直升机,这是队里第6架警用直升机。至此,上海警航有了5架直升机具备医疗急救功能。“在2010年世博会前,飞行队就装备了两套航空医疗急救设备:一套供紧急救援用,配有担架、便携式医疗设备包等;另一套用于远途转院,配有供氧设备、监护设备等,可以安装在救援直升机上,满足航空医疗急救基本需要。”彭优民介绍,这些年上海警航一直在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城市航空医疗救援合作机制建设、城市起降点挖潜等方面,探索特大型城市航空医疗救援模式。
目前,上海警航已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制定航空医疗急救工作方案、流程、飞行方法等,明确各单位职责、任务、岗位及联系人,初步搭建起运行框架;与市应急联动中心、市120中心、瑞金和华山医院等多方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从2010年开始,市医疗急救中心派遣3名有救护资质的医生值守飞行队虹桥基地,每天一位驻队值日,急救时随机到现场施救,并判断伤病患者能否登机,并负责飞行中的救护。
现在,上海警航30名飞行员中,21人具备航空应急救援飞行能力。平时,驻守警航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也会教警航空中任务员必备的医疗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飞行中,空中任务员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救护。
最近,上海警航还重新梳理了城市临时应急起降点,总数达到60个,遍布全市15区,包括公园、绿地、广场、高层建筑楼顶、高速路旁应急起降机坪等,形成图文等数据资料,以增强城市航空急救的应用场景和潜力。
作者:李静
图片: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供图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